轉型、創新、提質 浙江臺企開年爭先機

新春過後,經濟大省浙江的企業車間、生産一線一片火熱圖景。其中不少臺企依靠轉型、創新、提質,精準定位發展賽道,打開大陸廣闊市場空間,在“拼經濟”中搶時間、贏先機。

 

人勤春來早。在此起彼伏的機器聲裏,在爭分奪秒的生産線上,不少臺商表示看好大陸經濟發展前景,搶抓發展機遇,促進兩岸經貿融合。

 

擁抱新質生産力

 

當前,加快發展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的新質生産力,為廣大臺企“彎道超車”提供了機遇。

 

深耕大陸30多年的敏實集團,從一間汽配廠起步,見證了大陸製造業從人力密集、傳統代工向全球化、智慧化的轉型。

 

在敏實集團未來工廠的“熄燈車間”裏,機器人來回穿梭,由AI視覺系統與機械手臂組合的全自動生産線上,産品製造、檢測、運輸等環節實現全自動作業。

 

“為了應對今年可能出現的産能需求大幅增長,我們部分生産線在春節期間都不停工不停産,保持生産穩定。”敏實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秦榮華表示,接下來將加大智慧汽車零部件産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在秦榮華看來,廣大以製造業起家的臺企更應積極擁抱、培育新質生産力,擺脫傳統生産發展路徑,以産業創新提升競爭力。

 

作為大陸對臺經貿交流合作最密集、成果最豐碩的地區之一,浙江已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1000余家,實際利用台資達328億美元。特別是近年來落地的台資項目重點聚焦數字經濟、智慧製造、新材料等新領域。

 

競逐“數字”新賽道

 

浙江數字經濟具有起步早的先發優勢,于廣大轉型中的臺商臺企而言,“數字化”既是方向,也是動力。

 

“這是我們自己最新研發的設備,即將出口海外。”歲末年初,臺商楊迪風忙得不可開交,也頗為欣慰和自豪。他創辦的紹興乙龍科技有限公司耗時兩年研發了一台精度極高的紡織機器,主要用於生産高端面料。

 

作為一名“臺商二代”,楊迪風來到紹興創業已18年。數字化轉型,凝結著他和父親兩代臺商的努力。

 

“作為設備製造産業鏈上的一員,我們一直嘗試研發新設備,比如借助數字化技術開發針織大圓機、新型圓機等。”楊迪風坦言,大型機械的研發道路很艱辛,成本也很高,但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必須走好的路。

 

臺企浙江拓進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主營五金手工具組套,在數字化浪潮中,該企業總經理特助張峰旗方向明確:“自動化、數智化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目前我們已將新技術運用在生産線上,通過‘機器換人’提升效率,希望在五年內打造智慧工廠。”

 

隨著産業數字化成為提高供應鏈韌性的重要工具,浙江正持續深化“科技服務進臺企”“臺企數字賦能”等行動,為臺商臺企參與和分享浙江新産業發展提供政策機遇和紅利。

 

厚植科創新優勢

 

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最活躍的力量,企業始終是科技創新的主體。

 

走進杭州百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益生菌産業化研究中心,各類益生菌菌種正在發酵培養。百芮創始人黃鼎傳透露,今年大陸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已有近7000萬元人民幣訂單。

 

生命健康産業是浙江著力打造的三大科創高地之一。黃鼎傳抓住這一機遇,招引兩岸人才組建科研技術團隊,創建起行業先進的益生菌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和生産線,致力於生物發酵技術及其衍生物的研究、開發、生産及應用。

 

“我們的目標是做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益生菌,不僅造福民眾健康,也讓我們的研發能力、生産能力被世界看到和認同。”黃鼎傳説,依託大陸豐富的産學研資源,企業與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開闔作。

 

如今,該企業每年研發投入佔比超15%。在黃鼎傳看來,生物科技産業的生命力就在於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

 

浙江省臺辦主任徐曉光介紹,為回應臺商臺企對人才的渴求,浙江將舉辦兩岸青年科技會等活動,進一步推進兩岸科技人才交流互動。同時開展台灣科技人才專項服務活動,推動臺胞臺青應享盡享人才政策。(完)作者 郭其鈺

標簽:臺商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