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務實的發展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目標設定穩健務實”“中國經濟韌性十足”“眾多國際企業從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中受益”……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4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引發國際社會熱議。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經濟以自信務實的態度,夯實穩中求進的發展基礎;以勇於進取的創新,積聚澎湃不息的發展力量;以合作開放的胸襟,謀劃互利共贏的發展願景。中國需要世界,世界同樣需要中國。

 

穩健務實的發展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2024年2月18日,遊客在2024年青島蘿蔔·元宵·糖球會上消費、遊玩。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務實自信構築“穩”的基礎

 

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穩”“進”“好”特徵突出。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

 

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海外人士高度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國際金融論壇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2%,是最大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2月把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2個百分點至3.1%,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中國及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勢頭。

 

國際輿論認為,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設定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展現出中國經濟治理的客觀務實與理性自信。

 

穩健務實的發展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2023年12月28日,市民在肥西縣柿樹崗鄉周樓村數字農旅果蔬大棚裏採摘草莓。新華社發(徐勇攝)

 

“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展現了中國政府對扭轉經濟形勢的信心。”《華爾街日報》報道分析認為,這表明瞭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的樂觀態度,以及刺激商業活動的意願。

 

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小若澤·盧斯認為,中國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再次設定為5%左右,表明中國對自身經濟發展有足夠的信心。

 

海外經濟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無論從經濟發展的短週期還是長週期看,都有強有力的支撐。近期,中國在工業經濟、外貿外資、消費投資等方面密集出臺的一系列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舉措,讓國際社會對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充滿期待。

 

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白睿明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和貿易發展的驅動力量和全球供應鏈系統中的重要穩定器”,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政府制定的經濟和産業政策一貫穩健並具有延續性。”土耳其土中文化協會會長伊凡·卡斯勒認為,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繼續設定為5%左右,顯示出中國經濟在高品質發展的正軌上穩步前行。

 

在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看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體現了政府的務實平衡。林斯説,中國的發展實踐證明,高品質發展能夠培育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和繁榮的社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展和受益。

 

“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具有這樣的增長潛力。”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表示,作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愛普生十分看重在中國的發展,始終視中國市場為其全球業務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新主導積聚“進”的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産力實現新的躍升。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在報道日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時發出這樣的感嘆,“幾乎所有展館都有中國品牌的身影。”中國企業帶來的透明筆記本、AI電腦和手機、智慧汽車等“黑科技”産品及解決方案讓世界再次看到,“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躍遷的背後,是中國加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新作為。

 

穩健務實的發展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2023年12月1日,在鏈博會智慧汽車鏈展區小鵬汽車展臺,參觀者觀看一台智慧飛行器。新華社記者蔡湘鑫攝

 

“中國將科技發展作為新增長點,向品質更高、産品附加值更高的發展模式轉型。”智利大學學者倫佐·布羅托認為,事實證明,中國在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諸多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相信中國的科技發展戰略將惠及更多國家。

 

在印度尼西亞根塔拉研究所戰略傳播與研究總監陳姝伶看來,中國在以新能源汽車産業為代表的綠色能源方面發展迅速,印尼期待與中國在這一領域加強合作。

 

新時代以來,中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裏·圖爾克説,中國在5G、6G通信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還在測試時速超過1000公里的“高速飛車”。中國在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在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的在華員工中,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佔四分之一。這家企業絕大多數在華銷售收入源自本土團隊設計製造的産品。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表示,“中國市場的規模、韌性和創新活力等優勢,為跨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市場依託”。

 

開放共贏謀劃“好”的未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多國人士表示,中國完善吸引外資的政策,拓展了制度型開放,期待與中國共同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去年以來,世界銀行、德國寶馬集團、法國達能集團等眾多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負責人密集來華交流考察、洽商投資,為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票”。促使其心動和行動的正是中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誠意與行動。

 

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在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

 

2023年,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穩健復蘇、持續向好,計劃在未來4年新開1萬家店,其中超三成落在中國。“政府的務實、高效與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決心讓我們倍感振奮,”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説,“我們相信在這樣的政策助力下,麥當勞中國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為穩發展、穩消費和穩就業貢獻力量。”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區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聰表示,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外國企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將進一步促進各方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

 

“中國近年來一直通過互利合作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成果。”阿根廷工程和技術支持公司總裁費爾南多·法佐拉裏指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有利於全球實現更好、更平衡和更可持續的發展。

 

而今,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這對組合,正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在中國這片熱土上高效配置,融合共生。

 

“從市場規模、消費能力和創新能力來看,幾乎沒有其他地區能夠代替中國市場。”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倪以理認為,對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是消費市場,也是創新基地,“跨國企業應繼續在中國投資”。

 

穩健務實的發展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2024年2月13日,遊客在河南商丘古城年貨大集上購買龍帽。新華社發(李恒攝)

 

墨西哥汎美大學教授胡安·卡洛斯·貝克表示,跨國企業尋求紮根中國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因為中國有這樣大的市場,這樣充滿活力的經濟。任何想要真正成為全球參與者的企業都應該認真考慮中國。

 

海外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不僅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內生動力持續增強,更能夠以中國大市場機遇,不斷與世界共享更多發展成果。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于榮

標簽:2024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