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開啟全國兩會後首次地方考察,重點關注了什麼?

 

仲春時節,一場春雨普降三湘大地。

 

3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長沙考察調研。這是今年全國兩會後,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他先後走進一所紅色底蘊深厚的學校、一家創新特色鮮明的企業。在這兩個地方,總書記重點關注了什麼?釋放出哪些重要信息?《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視頻:習近平在湖南長沙市考察調研

 

 

△湖南長沙考察點示意圖

 

01

 

全國兩會後首次地方考察,這些背景值得關注

 

全國兩會閉幕剛剛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就踏上三湘大地,開啟兩會之後首次考察。

 

“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把各方面的幹勁帶起來。”總書記今年兩會期間的這番講話,傳遞了時不我待、實幹為先的鮮明導向,也詮釋了兩會之後很快赴地方考察的重要緣由。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四次來到湖南。

 

從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在湖南考察期間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到2018年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入推進之際,在湖南嶽陽等地考察;再到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前夕,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問計於民,總書記歷次湖南之行,都正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湖南是中部地區經濟大省,去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5萬億元。4年前,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上闖出新路子,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

 

關鍵一年再到湖南,總書記關注什麼,強調什麼,有著謀劃一域而關乎全局的重要意義。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總臺央視記者郭曉龍拍攝)  

 

02

 

湖南一師:“千年學府、百年師範”

 

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第一站,來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城南書院校區。

 

湖南一師有著“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坐落于湘江之濱、妙高峰下。學院前身為南宋時期理學大師張栻創辦的城南書院。為啟民智、倡新學,1903年書院改設為湖南師範館,1912年更名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徐特立、楊昌濟、田漢等名師曾執教於此。

 

 

△1914年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教職員學生一覽表。(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這裡不僅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更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走出了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時、李維漢等一大批革命先輩。

 

建校以來,湖南一師培養了12萬餘名優秀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2008年,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專科)升格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本科)。學校現有38個本科專業,在校生2.2萬餘人。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校園裏。(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湖南一師有一則著名的校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這是毛澤東同志1950年為母校的題詞。除了校訓之外,湖南一師的校風、教風也很有名。

 

徐特立同志曾為湖南一師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這成為該校的校風。

 

“傳道樹人,麗澤風長”的教風也大有來頭。“傳道”,取自城南書院創始人張栻的教育主張——“以傳斯道而濟斯民”。“樹人”,源自《管子·權修》的“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麗澤風長”,則是清代道光帝為城南書院的題匾。

 

 

△毛澤東同志1950年為母校的題詞。(總臺央視記者覃思拍攝)

 

03

 

看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習近平總書記重點了解學校用好紅色資源、堅持立德樹人等情況。

 

總書記此次考察,恰逢一場重要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五週年。2019年3月18日,總書記在這場以思政課為主題的座談會上,深刻回答了教育要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大禮堂。(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走進校園,聽得最多的是思政課這一關鍵課程,講得最多的是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4年前,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就曾兩次走進校園。

 

在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總書記走進四年級教室,希望同學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革命事業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總書記同正在開展思政課現場教學的師生們親切交流,強調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上世紀初,湖南第一師範推行的民本主義教育方針,強調以德為本,三育並重。(總臺央視記者覃思拍攝)

 

關鍵一年,總書記在全國兩會後首次考察期間再次走進校園,關注立德樹人,彰顯深謀遠慮。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佈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

 

去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鮮明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總臺央視記者覃思拍攝)

 

04

 

中外聯姻 打造創新之極

 

總書記當天考察的第二站,來到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這家位於長沙湘江新區的企業,是德國化學公司巴斯夫和中國企業杉杉2021年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是湖南省2021年引進的最大外資投資項目。

 

這家企業專注于鋰電正極材料研發供應。企業生産的正極材料産品,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手機、掃地機器人、大型儲能電站等領域。

 

 

△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研究院。(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合資後,巴斯夫將正極材料亞太研發總部及電池材料事業部的中國行政總部設立在巴斯夫杉杉長沙基地。

 

眼下,越來越多的“巴斯夫杉杉”正在上演雙向奔赴、相互成就的佳話。

 

 

△企業電池技術中心內,員工正在進行電池封裝。(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時政新聞眼》梳理髮現,看企業、看創新,是總書記湖南之行的重要關注點。2013年赴湖南考察,總書記在長沙考察了兩家高科技企業,勉勵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産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

 

2020年,湖南考察期間,總書記赴長沙一家裝備製造領域的龍頭企業調研。他強調,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

 

05

 

看企業:聚焦兩大關注點

 

這次在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習近平總書記重點了解當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等情況。

 

先來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三到團組,三談新質生産力,深刻闡述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方法論。在江蘇代表團,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要“因地制宜”。這次湖南之行,是總書記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地指導。

 

 

△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化學分析室。(總臺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2020年赴湖南考察時,總書記提出“三個高地”的使命,其中包括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的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據了解,湖南企業創新綜合指標在全國排名第8,全省創新綜合實力連續進位到全國第9,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數量位居全國第3、中西部第1……這一組數據,是湖南科技創新的縮影,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底氣。

 

“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十項重點工作之首。在總書記的指導下,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路線圖愈加清晰。

 

 

△企業員工將冷壓後的極片裁出規定尺寸,用於鋰電池製作。(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再來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

 

從全國來看,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經濟工作重點,還是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今年政府施政重點,“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都擺在重要位置。

 

從湖南來看,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也是總書記給湖南提出的“三個高地”使命之一。總書記要求湖南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湖南之行還將去往哪些地方,釋放哪些信號?《時政新聞眼》持續為你關注。

 

 

監製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時冉 劉瑞琳

 

記者|王鵬飛 張曉鵬 范凱 郭曉龍 覃思 趙化 盧心雨 郭鴻 石丞 姚瑤 楊紫童 邢彬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王海涵

 

編輯丨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