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啟“科技之旅”

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25日正式開幕。一系列科創亮點“揭開面紗”。

 

作為論壇年會主會場和永久會址,首次亮相的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本身就是亮點。

 

走!到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啟“科技之旅”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高空俯瞰,“三葉草”建築外形塑造現代質感。屋頂覆土植綠,與海淀“三山五園”相得益彰;緩步走近,這裡還是集聚前沿設計與科創元素的“科技會客廳”。  

 

步入永久會址,數條燈帶在屋頂鋪展,如同奔赴前方的流星,最終匯向大廳形似飛行器的照明裝飾,該裝飾既可變換顏色,也可自動調節照明。建築頂部還採用水立方同款透光薄膜,具有耐高溫、降能耗特點。

 

走!到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啟“科技之旅”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內景。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達到國際一流標準的大會議廳,室內凈高不應低於9.5米,但永久會址建築控高12米,這就要求屋面、鋼梁等構件盡可能壓減高度。於是,建築團隊向技術“要空間”,創新應用開槽型預製混凝土疊合板技術,不僅減少梁高還滿足負載要求。

 

這樣的建築創新還有很多,細心的參會者不妨留意:有別於傳統有棱有角的會議廳,永久會址每個會議廳的四個頂角都呈現圓弧狀,沒有直角。這樣的設計語言既簡潔大氣,也傳遞出科技交流理應包容並蓄、攜手向前的發展理念。

 

探完建築科技之美,展陳應用“移步換景”,同樣精彩。

 

場館服務台處,AIGC倣生人形機器人“小關”最先與參會者“打照面”,不僅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較為自然,經過前期“培訓”,工作也很“賣力”。與其對話,詢問論壇舉辦位置、時間,也都能“對答如流”。

 

走!到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啟“科技之旅”

 

記者與倣生人形機器人互動。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現場還可體驗3D成像技術,無需肢體接觸,參會者用手指隔空點擊成像畫面,可查詢會議信息,完成交互操作。實際生活中,這項技術已經在汽車智慧座艙、醫療衛生、智慧家居等場景廣泛應用。

 

必須打卡的還有永久會址內一處名為“轉·變”的環保藝術裝置,這是本屆論壇年會的“特別策劃”。

 

走!到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啟“科技之旅”

 

環保藝術裝置“轉·變”。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隨著智慧電器不斷迭代,處理海量廢舊電路板成為難題。此次論壇年會主辦方回收總重達1噸的廢舊電子元件、800片廢舊電路板製成環保藝術裝置,運用錯視覺原理,觀眾可從正面、側面兩個視角分別看到“ZGC”字母與論壇年會LOGO。

 

裝置何以命名“轉·變”?工作人員説:“科技向前更要向善。有時我們想問題的路徑、視角變一變,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觀覽行將結束,驚喜依舊延續。主辦方透露,今年向參會者提供的年會論壇手提袋,採用PHA生物基可降解環保材料定制,參會證件也可以實現安全回收利用。

 

這些“會説話的細節”,彰顯出一場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盛會可持續發展的底色,也呼應本屆論壇年會的主題:“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記者 張驍)

標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