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全球提供了更多綠色低碳産品 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發佈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5-29 17:08:4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今天(29日),中國科學院發佈《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報告顯示,1990—201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強度降低83.3%,為全球提供了更多的綠色低碳産品。此外,當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差異顯著,專家呼籲統籌生産端和消費端,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核算體系,更科學公正地分配全球減碳責任。
報告顯示:
- 1990—201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強度降低83.3%,為全球提供更多的綠色低碳産品。
- 2021年,中國因光伏産品貿易為其他國家承擔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達2.5億噸。同時,這些光伏産品每年可為全球其他國家削減約1.5億噸由煤電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減排和氣候變化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
該報告還集中呈現了基於消費端視角的全球碳排放研究最新結果,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的演變特徵。報告顯示,1990—2019年,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於生産端碳排放,主要發展中國家則反之,尤其是中國消費端碳排放長期低於生産端碳排放,為全球承擔了更多碳排放責任。據介紹,生産和消費是經濟活動的兩個方面,消費端碳核算除考慮生産過程的碳排放以外,還包括運輸、使用、處置和回收以及貿易活動等各個環節,因此更為科學全面。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魏偉:生産端只是關注的生産屬地原則,那麼自然而然生産越多産品的區域,它的碳排放核算就要越高,消費端我們關注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消費行為引起的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更多的産品,消費端的碳排放核算結果就要高。
當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差異顯著,因此專家呼籲統籌生産端和消費端,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核算體系,更科學地分配全球減碳責任。
(總臺央視記者 任梅梅 竇筠韻)
標簽:生態環境
相關新聞
- 2024-05-11把船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能幹啥?答案:變廢為寶
- 2024-02-27生態環境部回應歐盟“碳關稅”:避免採取單邊行動
- 2024-02-27中國已建成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新聞推薦
- 今日,出征!一起為神二十航天員加油2025-04-24
- “台灣胃”→四川味!第六季“掌上蜀show·舌尖上的四川”兩岸新媒體創拍活動在蓉啟動2025-04-24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