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全球氣溫升幅大概率突破1.5攝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全球氣溫升幅大概率突破1.5攝氏度

6月5日,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科·巴雷特在瑞士日內瓦展示《全球年際至十年際氣候最近通報(2024-2028)》的報告。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全球氣溫升幅大概率突破1.5攝氏度

6月5日,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科·巴雷特(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世界氣象組織5日發佈報告説,在未來5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準高1.5攝氏度的可能性達80%。該組織表示,這是一個嚴峻的警示,意味著全球氣溫升幅正在逼近《巴黎協定》設定的理想控溫目標。

 

這份名為《全球年際至十年際氣候最近通報(2024-2028)》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每個5年期中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幅超過1.5攝氏度的可能性持續上升,而2015年至2019年這一概率趨近於零。

 

報告説,2024年至2028年,每年的全球平均近地表氣溫預計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1至1.9攝氏度,這期間至少有一年超過2023年成為最熱年份的可能性為86%。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5日也發佈報告説,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5月,全球單月平均氣溫已連續12個月刷新同期最高值。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準高1.52攝氏度。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比工業化前水準高1.63攝氏度。

 

《巴黎協定》提出,到本世紀末,應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5日在紐約發表講話時表示,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前所未有,但機會同樣前所未有——不僅要實現氣候目標,還要實現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科·巴雷特呼籲,全球有必要緊急採取更多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付出越來越沉重的代價。但巴雷特也強調,氣溫升幅暫時突破1.5攝氏度並不意味著無法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理想控溫目標,該目標指的是對幾十年跨度的長期變暖的控制。

 

新華社日內瓦電 記者曾焱 參與記者:張兆卿、陶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