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流失文物追索返還 《青島建議書》發出中國聲音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4-06-21 11:27:08 | 來源: 人民網 |
6月20日,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護與返還國際研討會在山東青島召開。本次研討會聚焦保護與返還殖民背景或通過其他非正義、非道德方式離開原屬國的文物,交流經驗、凝聚共識,共同探索破解現有國際公約適用範圍之外的歷史上流失文物的返還難題。
2023年回歸圓明園的石柱。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來自27個國家、2個國際組織及中國有關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博單位的150位代表經過討論,達成廣泛共識,形成了《關於保護和返還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過其他非正義、非道德方式獲取之文物的青島建議書》(以下簡稱《青島建議書》)。
與會專家學者注意到由於殖民勢力的非正式影響(以下簡稱“殖民背景”),文物被徵用、盜掘、非法出口、販運或以暴力、強迫、脅迫等手段獲取,尤其是在武裝衝突期間或通過其他非法方式而流失,這對原屬國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重申推動和促成此類文物返還原屬國是一項道德或法律義務。《青島建議書》鼓勵各國和文物持有者認識到殖民獲取的非正義性,並承認糾正這種非正義性是此類流失文物處理政策和方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青島建議書》提出,應當採取一切適當措施,防止對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過其他非正義或非道德方式獲取之文物藏品及相關數據遭受盜竊、不當安置、不當管理、損壞或其他一切關涉安全性與透明度之威脅,並促進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原屬國所認定的此類文物在其歷史、科學研究、藝術、宗教和其他非物質價值等方面具有的文化意義。
《青島建議書》鼓勵各國與專家、社群、高校和其他研究機構密切合作,開展此類文物的保護和返還學術研究,並加強與原屬國的合作,按要求提供文物的數字形式和其他相關信息,研究成果與原屬國分享。
同時,《青島建議書》鼓勵各國利用數字技術和在線平臺,提高公眾意識並開展教育活動,以向公眾普及文物的去殖民化及對其保護的必要性。也希望各國更多地關注亞洲國家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過其他非正義或非道德方式獲取之文物所面臨的保護和返還問題與挑戰,並就此開展更廣泛的對話與合作。
據悉,《青島建議書》是我國繼2014年主導發佈《關於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産的敦煌宣言》後,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發出中國聲音,為推動歷史上流失文物的保護與返還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美國芝加哥大學夏德安教授將該校圖書館收藏的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國流轉物證移交國家文物局。子彈庫帛書是現已發現年代最早的帛書,也是在我國發現的首個典籍意義上的古書。子彈庫帛書于1942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遭非法盜掘時出土,1946年流轉美國。
子彈庫帛書在美國流轉物證。國家文物局供圖
據介紹,這件物證是曾盛放子彈庫帛書殘片的外包裝盒蓋,帶有福格博物館借存標簽,原由芝加哥大學圖書館保存,能夠證明盒中文物自1946年9月16日起已借存于福格博物館,是帛書在美國流轉證據鏈的重要一環。該物證移交中方,體現了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對文物回歸中國的支持。
人民網北京電 記者韋衍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