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科技脈動 暢敘兩岸情誼——兩岸媒體踏訪荊楚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7-08 16:55:58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武漢7月7日電(記者喻珮)站在列車頭體驗智慧行車、停車,現場錄製視頻;坐在觀景窗上俯瞰空中景色,感受“懸空”的魅力……這是在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光谷光子號”空軌列車上,兩岸媒體現場採訪的一幕。
“空軌列車最特別的是大號舷窗,窗外的景色一覽無余。”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黃圓媛説,她早就聽聞了這條“流動的風景線”,親身體驗之後更加感受到空軌列車所帶來的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城市交通新理念。
7月5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葉開泰中醫藥文化園,“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參訪團成員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聯合採訪活動1日至8日在湖北舉辦。台灣聯合報、TVBS電視臺、東森新媒體、東森電視臺、香港中評社、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兩岸及香港的20家新聞媒體和自媒體人參與此次活動。
連日來,記者隨團探訪位於武漢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産線,踏訪台北路的街巷里弄,與在鄂臺企、臺商、臺青深入交流,感受武漢這座“發展之城”的蓬勃動能。
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創業者的夢想高地。“在‘中國光谷’看到了科技的未來。”台灣自媒體人王裕慶在華工鐳射參觀時説,鐳射技術讓工廠環境、産品品質都大幅度提升,或許未來,鐳射技術逐漸普及後,人類的生活也會大不一樣。
7月5日,“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參訪團成員在武漢市中國橋梁博物館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走進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嵐圖數字工廠流水線,焊裝車間裏400余台機器人的長臂此起彼落,最快3秒鐘一個車身部件就衝壓成型。
第一次近距離參觀“動起來”的車廠、第一次試駕新能源汽車……多位台灣媒體記者興奮不已,同時也非常關注新能源汽車品牌進駐台灣市場的前景。
台灣東森新媒體北京特派記者任以芳説,在零排放汽車轉型的背景下,非常期待台灣也能引進新能源汽車品牌,並推進充電樁等設施加快佈局建設。
7月5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葉開泰中醫藥文化園,“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參訪團成員體驗製作香包。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在中國橋梁博物館,媒體團深入了解大陸橋梁建設的卓越成就。對於港珠澳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兩岸媒體記者尤為關注。
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面對深邃的礦冶大峽谷,媒體一行感嘆“人類的智慧和能量難以估量”;在健民藥業了解藥號“葉開泰”的歷史淵源,媒體團稱讚“國潮興起加深海內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
以“80後”“90後”為主的兩岸媒體記者一行與同齡的在鄂臺青廣泛交流,成為此行的一大亮點。在湖北黃石經營精密製造企業的許凱翔、在陽新縣仙島湖開辦民宿的吳宣妙、在湖北理工學院任教的台灣博士李連捷、在武漢致力於中小學課程設計的臺青黃圓晴等,熱情分享他們在各自領域精進成長、拼搏奮鬥的故事,引起媒體記者的共鳴。
7月5日,“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參訪團成員在武漢市中國橋梁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從事環境領域教育研究的李連捷在湖北工作3年,他開創的“低碳旅遊”公選課常常分享大陸、台灣及海外的低碳景區案例,成為校內的熱門課程。“期待更多台灣青年能夠來大陸走走看看,兩岸青年相向而行、互學互鑒。”李連捷説。
致力於推動兩岸媒體人文交流的“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已成功舉辦17屆,廣泛邀請兩岸媒體記者實地深入採訪,感受大陸發展、續寫兩岸情誼。
相關新聞
- 2024-07-08“兩岸不是兩家,是一家人”——“我家的兩岸故事”南京巡展開幕見聞
- 2024-07-08遷臺曆史見證者講述兩岸故事:海峽兩邊是一家
- 2024-07-08“舞動青春·唱響未來”第16屆滬台中學生才藝交流在滬舉辦
- 2024-07-08第二十一屆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京臺青年科技創新分論壇在京舉辦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