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水産“憑魚躍”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7-09 10:51:08 | 來源: 工人日報 |
閱讀提示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通過大力發展養殖技術,內陸水産養殖業嶄露頭角,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新疆漁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産業扶持,科技支撐與內外援助。
“今年我們預計産出7700噸三文魚,在國産三文魚市場份額中佔40%。海外市場已經實現東南亞地區全覆蓋,今年出口額預計達5000萬元。”在日前召開的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新疆天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養殖的三文魚吸引眾多目光,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玉如表示,公司出口的重點目標將是歐洲市場。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天然水域漁業資源開發力度逐年加大,通過大力發展養殖技術,內陸水産養殖業嶄露頭角,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2023年新疆地産水産品網絡零售額實現3.95億元,同比增長106.26%。
“大漠漁鄉”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新疆阿拉爾市古渡口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片水域寬廣的坑塘碧波盪漾,工人正在捕撈小龍蝦,合作社負責人馬春花則忙著為客戶稱重裝車。
從2017年開始,馬春花開始嘗試在沙漠邊緣養殖小龍蝦,經過不斷地摸索學習,馬春花突破小龍蝦養殖技術難題,探索出“養殖小龍蝦+種植菱角”的立體生態種養模式,養殖出的小龍蝦肉質好、個頭大,受到市場青睞。
“如今,合作社的小龍蝦畝産150公斤,社員也由最初的4名增加到了10名,每名社員年增收5萬元。”馬春花説。
新疆雖遠離海洋,但水域面積5500平方公里,宜漁水域灘塗面積超4600萬畝。且在新疆的水域裏還有著500多種餌料生物,足以給魚類的生長提供足夠食材。20世紀60年代,新疆水産養殖業開始起步。至本世紀初,“蝦兵蟹將”及多種冷水魚種養殖推廣到博斯騰湖、烏倫古湖以及阿拉爾市、北屯市的湖泊和水庫。如今,新疆水産養殖“遍地開花”,形成湖泊水庫大水域養殖為主,坑塘、稻田養殖為輔的格局。
6月22日,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結束了為期三個多月的禁漁期,迎來了開湖捕魚的季節。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水域面積1646平方公里,水産資源豐富,既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産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有機魚生産水域。目前,博斯騰湖湖內魚類品種已達到32種,年産量約4000噸。最具特色的巨網捕魚也從生産勞動轉變為旅遊項目,觀捕魚、品鮮魚也成為博斯騰湖旅遊的亮點,吸引了眾多遊客。
內陸海鮮養殖的“逆襲”
不久前,3萬隻青蟹苗自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空運至新疆阿拉爾市新開嶺鎮鹽鹼地“産學研”綜合水産品養殖基地;2000尾珍珠龍膽石斑魚苗從海南“空降”至阿拉爾市隴達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
“阿拉爾有適合養殖海鮮的環境,我們計劃投資2000畝水域進行養殖,打造鹽鹼地水産養殖産業鏈孵化園。”三門縣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會長毛玲君稱,三門青蟹是一種典型的海産品,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專家舒妙安表示,珍珠龍膽石斑魚苗的成功投放,不僅豐富了阿拉爾市的水産養殖品種,提高養殖效益,還為鹽鹼地綜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阿拉爾市隴達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浙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立了‘産學研’合作示範基地,在新疆試養中高端海鮮。”舒妙安表示,此次投放的2000尾珍珠龍膽石斑魚苗狀況良好。後期計劃投放魚苗1.2萬尾,預計可産成魚6.2噸,以每公斤150元計算,預計産值可達90余萬元。
特別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資源,水質優良,溶氧豐富,適合三文魚、高白鮭等魚類生長。近年來,新疆通過海鮮陸養技術,實現了內陸地區海鮮養殖的“逆襲”。
在北疆的尼勒克縣喀拉蘇鄉三文魚基地,一尾新鮮出水的三文魚24小時內便可完成加工、包裝、運輸等全過程,並送達消費者餐桌。每天,這裡最多可加工50噸三文魚。
業內人士指出,鹽鹼地漁農綜合利用模式,將成為新疆漁業發展的一大亮點。通過引進高效、低耗、環保的集約化、設施化養殖技術方面所做的嘗試,有望讓大片的鹽鹼地變成為“養殖池”。
阿克蘇天泉雪源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施學燦説,隨著冷水魚市場持續火熱,今年,合作社投入800萬元實施擴建,規劃新建養殖水域60畝,合作社擴建後,將以三文魚養殖為主,年産量有望達到600噸,産值達3000萬元。
科技支撐與內外援助的加持
新疆漁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産業扶持,同樣離不開科技支撐與內外援助。
喀什地區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等措施,為水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喀什地區還積極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設備,提高養殖效率和水産品品質。
在漁業發展過程中,新疆農業部門還大力推動倡導綠色養殖。通過推進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魚菜共生等綠色養殖技術模式,有效降低了養殖尾水氮磷排放量。與此同時,新疆積極推進以魚凈水、以魚控草、以魚抑藻,既修復了水域生態環境,維護了水域生物多樣性,還把水産養殖變成了富民産業。
據了解,在沙漠地區開發“海水養殖”,是新疆在農業領域尋求技術突破行動的一部分。新疆將鹽鹼水變成“人造海水”,以海水礦物質比例為參照,再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調配出適合不同海産品生長的人工海水,促進了人工海水養殖業的發展。
尼勒克縣的科研人員通過“調配”復刻出海水環境,三文魚的産量可達3000噸,出口到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賽裏木湖漁業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高白鮭魚卵依賴進口、存活率低的瓶頸。
2022年起,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每年設立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南疆鹽鹼水漁業發展。兵團農業農村局編制的《兵團南疆師市鹽鹼水漁業養殖規劃》提出,將大力推進南疆鹽鹼水漁業發展。
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四團的天鵝湖水産養殖基地,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內陸鹽鹼水域綠洲漁業模式示範項目”的核心示範點。當地通過在鹽鹼水域生産海鮮及鱸魚、石斑魚等魚類,改良修復養殖環境,繼而提高鹽 鹼水漁農綜合生産能力。
此外,在魚種引進、繁殖、培育等方面,新疆也一直在不斷突破。新疆境內現在養殖著100多種魚,一多半都是外來引進品種。即使是新疆南部最為乾旱的喀什地區,目前也完成了對美國加州鱸、日本錦鯉的人工繁殖工作,已投入生産。(記者 吳鐸思)
相關新聞
- 2024-07-05新疆冰鮮三文魚首次出口
- 2024-07-02勇立潮頭 天高地闊——新疆奮力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
- 2024-07-09新疆外送電量累計突破8000億千瓦時
- 2024-06-28亞歐博覽會上的香港人士:增進了解、拓展市場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