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擬更名閩南語為“台灣臺語” 學者:不合理、不科學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楊程晨)為配合所謂“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台灣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近日公告稱,將閩南語、客家話的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臺語”“台灣客語”能力認證考試。此舉受到島內輿論撻伐,有學者22日對中新社記者説,執政當局是“為改而改”,是意識形態的濫用。

 

臺當局還稱,未來台灣語言發展的文書資料也將參考此一所謂“書面用語規範”。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潘朝陽表示,將閩南語、客家話更名為“台灣臺語”和“台灣客語”是民進黨當局全面推進“去中國化”的一環。

 

潘朝陽稱,民進黨當局主張更名的邏輯是,台灣超過2000萬人口中的大部分是閩南人的後代,“但現在不宜用閩南二字,因為他們認為閩南的概念來自中國大陸。他們要‘去中國化’、搞‘台獨’,就要用所謂‘台灣主體’去替代閩南的稱謂。這是在玩文字遊戲。”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民進黨一直想把閩南語更名為‘臺語’。”潘朝陽進一步指,這次“教育部”的動作是民進黨當局加速“去中”的例證。在“臺語”前加上“台灣”二字,更顯可笑。這個分類法從現代語言學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甚至反科學的,在台灣被廣泛使用的閩南語就是福建廈門、泉州、漳州等閩南一帶使用的方言。閩南語和客家話均源自中原地區,現代語言學的研究認為,這兩種方言都屬河洛話的分支。

 

當局的更名動作也將潛移默化影響年輕世代的認知,他提到,自新課綱上路以來,台灣輿論的反對聲音就不絕於耳,因為許多人預料到這樣的教育將給年輕人帶來什麼後果。“認知能力的偏差乃至退步,波及的不只是文科學生,你會發現他們學習數理化也會受影響,因為基礎認知的‘馬步’沒有紮好。”

 

對於將閩南語更名為“台灣臺語”,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主任吳昆財的回應是:“欲蓋彌彰、徒勞無功、居心叵測”。他表示,語言名稱本無政治內涵,除非有心人士想倒果為因,“去中”的心思在更名的過程中昭然若揭。全世界的閩南語實則大同小異,不需要刻意區分,通稱為閩南語最適宜。(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