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7-26 16:07:1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當地時間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黃(渤)海沿岸是全球人口分佈最為密集、經濟迅速發展的區域之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EAAF,全球候鳥種類最多,受威脅鳥種也最多的遷徙路線)上的關鍵區域,堪稱C位。由於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壓力,黃(渤)海沿海曾經歷快速而大規模的灘塗圍墾,大片灘塗被轉變為了鹽池、水産養殖池、農田、休閒娛樂區和工業區。為保護這一區域多處關鍵的候鳥棲息地,維持EAAF上令人嘆為觀止的生物多樣性,中國決定申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這一超大規模的系列自然遺産。2019年7月,江蘇鹽城的南部候鳥棲息地(YS-1)和北部候鳥棲息地(YS-2)作為第一期率先列入。(總臺記者 張玥 陳燁煒)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4-04-0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 2023-09-20一山一葉鑄傳奇——探秘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産
- 2023-09-18巴勒斯坦“古傑裏科-塔爾蘇丹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新聞推薦
- 超全絕美!中國60項世界遺産,你去過幾個?2025-07-15
- 新款航天服、健身器材……天舟九號“太空包裹”裏裝了啥?2025-07-15
- 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3%2025-07-15
- 橫琴口岸僅半月超百萬人次 “橫琴+澳門”暑期跨境遊持續升溫2025-07-15
- 颱風過境一週仍有上萬民眾受困 蔣萬安呼籲綠營放棄“大罷免”全力救災2025-07-15
-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在港開幕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