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守藝人”羅布:一針一線繪匠心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7-30 09:37:37 | 來源: 新華網 |
一點一點繪製底稿,把底稿轉印到布料,在布料上刺繡邊線,再整合其餘部分,經過開眼、繡面、風景流程製作、清潔等幾十道工序,一幅神韻生動、構圖精妙的拉薩堆繡唐卡藝術品呈現在眼前。
近日,2024“我們的家園 幸福美麗西藏”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拉薩策門林民族手工藝傳承中心,自治區級工藝美術大師、一級堆繡唐卡技師羅布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堆繡唐卡作品。
堆繡唐卡也叫剪貼布扎花唐卡,是藏民族特有的民間手工和繪畫技法相結合的造型藝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2021年,拉薩堆繡唐卡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13歲時,羅布就開始學習堆繡唐卡技藝,從簡單刺繡、熨燙的學徒,他已經成長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堆繡唐卡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傳承人羅布在策門林民族手工藝傳承中心指導學徒製作唐卡(7月23日攝)。 新華網發 文翔宇 攝
多年的沉澱,羅布一直熱愛著這門技藝,立志傳承發揚下去。“我希望能把這門技藝傳承好,把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就是我的初心和堅守。”羅布説。
為了一處繡面細節,羅布會用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來調整。雖然現在利用機械能大大縮短堆繡唐卡的製作週期,但羅布還是傾向手工製作,“我希望在後人學習製作唐卡時,能一直將這個手工技藝傳承下去。”
四十多年裏,羅布先後收了四十多個學徒,其中大半是殘疾人和孤兒。“每個學徒前三年都是包吃包住,而且逢年過節。我還會準備一些錢,讓他們回家為家人置辦年貨。”
羅布在傳授他們堆繡唐卡技藝的同時,也不忘為學徒傳授人生價值。羅布説,“雖然最後堅持下來的學徒很少,但我還是很有信心把堆繡唐卡技藝傳承和發揚下去。”
羅布的女兒巴桑德吉説:“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製作堆繡唐卡,最近剛從蘇州學習蘇繡技藝回來。”巴桑德吉有了想法,就是將蘇繡與堆繡唐卡融合,創造出更符合時代和大眾的唐卡藝術品。
巴桑德吉在講述她與唐卡的故事(7月23日攝)。 新華網發 謝林翰 攝
羅布説:“堆繡唐卡不局限于師徒、家族的傳承,我很喜歡把堆繡唐卡技藝教授給感興趣的人。希望未來能和職業技術學校或者手工藝學校達成合作,爭取讓堆繡唐卡成為一門學生課程,讓大家都來學習、傳承堆繡唐卡。”(李亞奇)
相關新聞
- 2023-08-19“遇見唐卡”——台灣青年對話非遺傳承人交巴加布
- 2015-03-26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即將開幕 唐卡藝術展亮相博鰲
- 2022-12-2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丨用新題材唐卡講好西藏發展故事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聖”,“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遊“説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品質發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