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受颱風重創 類鼻疽暴增11例 創5年新高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8-06 16:55:3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8月6日訊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颱風“格美”七月重創台灣中南部,超過六縣市嚴重淹水,引發類鼻疽疫情。臺當局“疾管署”今天發出醫界通函,指出颱風後暴增本土病例11例,包括高雄8例、台南2例、嘉縣1例,11人均住院,其中3人住加護病房,今年累計18例,創五年同期新高。
臺“疾管署”今日表示,類鼻疽于颱風“格美”後暴增本土11例,高雄+8、台南+2、嘉縣+1,均為散發個案,無群聚,10例有慢性病,另1例有酗酒史,11人均住院,其中3人住加護病房。
依據臺“疾管署”檢測資料顯示,今年類鼻疽累計18例,已創五年同期新高,因類鼻疽最常于颱風後2到4周發病,預估至八月下旬均為確診高峰,今再度發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注意類鼻疽診治。
臺“疾管署”説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透過皮膚傷口接觸土壤或污水而感染,也可因吸入、食入塵土或污水而感染,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于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增加。
臺“疾管署”表示,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島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死亡率則為4.5%。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
高風險族群為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重症機率較高。有上述慢性病的民眾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臺“疾管署”統計,島內先前最大類鼻疽疫情為2005年颱風“海棠”及“泰利”後於南部二仁溪流域累計確診42例,其中8例死亡。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4-08-06臺“食藥署”曝食品安全問題 部分進口食材重金屬超標
- 2024-08-06臺積電、鴻海昨殺跌停 外媒爆跟巴菲特有關
- 2024-08-06臺股大跌1807.21點 創單日最大跌點與跌幅紀錄
- 2024-08-02台灣四所高校關門 近900學生被迫轉校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