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大牧場”裏的大黃魚,夠“野”!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8-13 10:36:51 | 來源: 人民日報 |
福建連江的“閩投1號”深遠海養殖平臺,足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船下養魚,船上旅遊,“閩投1號”還是全國首臺半潛式漁旅融合深海養殖裝備。
“深遠海風浪大,大黃魚運動量增加。養出來的大黃魚體型修長、肉質緊實、口感更好,價格也更高。”“閩投1號”運營方福州福魚薈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經理馮祺介紹。
這麼大的養殖平臺怎麼管理?“並不需要多少人,依託智慧化平臺,養殖只需要1-2名操作人員。”馮祺介紹,在智慧操作中心,摁下按鈕,深海養殖網箱即可自動清潔;中心控制大屏上,水文氣象數據實時顯現;大黃魚在水下住得好不好,吃得香不香,水下機器人實時監測??
智慧之外,還有不少綠色元素。平臺採用的是綠色能源供電系統,搭載的光伏發電和儲能電池可實現綠色供電,同時,還備有海洋可再生能源供電系統,可實現多能互補;網衣採用無銅塗料,生態環保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養殖附著物;生活垃圾定期清運,配備污水處理設備??“通過生態養殖,養出來的大黃魚眼神透亮,有奶香味。”馮祺説,“我們通過深遠海養殖野化大黃魚,定期收集養殖數據,為今後的大黃魚倣野生養殖提供參考,為向海洋要蛋白,建設高水準海洋牧場做貢獻。”
近年來,福建持續探索深遠海養殖裝備建設,重點推進“1+4+4”47萬方深海養殖裝備臺套建造任務。在“閩投1號”投産運營的基礎上,福建正在加快推進惠安、秀嶼、霞浦、東山等地的養殖裝備建造工作,預計年內可實現4台套的交付運營。首批裝備建造完成後將在福建沿海形成“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沿海聯動”的靚麗風景線,推動水産養殖向深海、綠色、智慧化轉型升級。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4-05-30“客家祖地”龍岩創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 2024-05-20用創新發展,為愛拼敢闖的閩商精神寫下新注腳
- 2024-05-116000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連續六屆在福州舉辦 成果滿滿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