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順利完成300潛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8-19 10:48:42 | 來源: 新華社 |
8月18日,“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潛出水。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8月18日,“蛟龍號”技術保障工程師蔣盛(左)、修可順(右)進行下潛前的準備工作。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8月18日,“蛟龍號”由絞車牽引至海面準備下潛。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8月18日,“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下水。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8月18日,“蛟龍號”第300次下潛完成,“蛙人”將“蛟龍號”回收上船。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8月18日,“蛟龍號”在西太平洋完成第300次下潛,這是下潛中採集到的冷水珊瑚樣品。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蛟龍號”航次首潛,這也是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歷經海試、試驗性應用、業務化運行等階段,“蛟龍號”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跡。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相關新聞
- 2024-08-13火星地表下或有大量液態水 紅色星球宜居性尚需重新考量
- 2024-08-15從“百模大戰”到垂直佈局——大模型如何搶抓“新風口”
- 2024-08-02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
- 2024-08-01“祥雲”AS700載人飛艇完成首個應用場景演示飛行
新聞推薦
-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2025-09-11
- 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賓所謂的“抗議”2025-09-11
- 國家林草局公佈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2025-09-11
-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舉行2025-09-11
- 央視快評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新動力2025-09-11
- 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已經達到50萬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