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護送“如意娘娘”中秋返鄉記:月圓人團圓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9-16 21:19:3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寧波9月16日電 題:臺胞護送“如意娘娘”中秋返鄉記:月圓人團圓
作者 張斌
9月16日,離鄉近七十載的“如意娘娘”金身於中秋佳節前夕返鄉省親,被安放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的海神廟,吸引民眾前來祈福。
“月圓人團圓。這是‘如意娘娘’第二次回到故鄉,讓我們特別感動。”護送“如意娘娘”金身返鄉的台灣富岡新村代表柯受雄説。
民間相傳,“如意娘娘”是“媽祖娘娘”的姊妹,數百年來一直是石浦人的海上保護神。
時間回到1955年,石浦鎮漁山島的四百多名村民遷往台東縣富岡新村,並把代表石浦海洋民間信俗文化的“如意娘娘”金身請去,富岡新村也因此被稱為“小石浦村”,石浦後裔達2000余人,如今仍有百餘戶人家居住。
更寶貴的是,2007年,富岡新村村民護送“如意娘娘”金身回到石浦鎮認親,並舉行祈福祭典儀式。此後,兩岸同胞常舉行祈福活動,“石浦——富岡如意信俗”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地方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參與下延續至今。
今年9月13日晚,跨越海峽,歷經三十多個小時舟車勞頓,“如意娘娘”金身時隔十餘年後再度被護送返鄉。
“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有漁民滿載而歸、平平安安。”當晚的迎接儀式上,柯受雄與同胞們虔誠祈願。
翌日,媽祖如意文化交流活動開啟,臺胞李春振作為代表,將蓋有台灣八十八個宮廟祈福靈印的卷軸贈予海神廟,並由兩岸同胞一起蓋上海神廟的祈福靈印,象徵著融合與圓滿。實際上,這間供奉“如意娘娘”的海神廟,也是由石浦的兩岸同胞共同捐資建成。
接著,臺胞們護送“如意娘娘”金身,一路從海神廟穿過村道,與當地天后宮的“媽祖娘娘”金身在漁港之畔相遇。現場自發而來的民眾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更不乏中青年人身影。人們共同祭祀祈福,傳承數百年來延綿不斷的善念。
負責海神廟日常事務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韓素蓮介紹説,眼下正值中秋,又逢當地開漁時節,“如意娘娘”金身返鄉契合了沿海民眾對美滿如意的嚮往,因此,媽祖如意文化交流活動廣受老百姓歡迎。
柯受雄受訪時表示,護送“如意娘娘”金身返鄉的臺胞,不少都是古稀之歲的老人,近幾日也會與他們在石浦鎮的親人相聚,這亦十分難得。
“老人們出遠門不容易,這次是因為護送‘如意娘娘’才回來。下次他們再和大陸的親人相聚,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身體還允不允許。”柯受雄説。
此行,柯受雄的兒子柯有駿一直拿著手機,記錄長輩們護送“如意娘娘”金身回鄉的全程。近十多年來,他在寧波市鎮海區興辦企業,已完全融入大陸發展。對自幼在台灣面朝“如意娘娘”金身祈福,吃著石浦家鄉菜長大的柯有駿而言,寧波和台東都是故鄉,早已不分彼此。
作為富岡新村村民的代表,柯家幾代人都秉承著故土情結,長期參與“石浦——富岡如意信俗”的延續,乃至兩岸各領域的交流交往。
柯受雄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受其影響,沒有忘記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文化。“舉辦媽祖如意文化交流活動,就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讓‘如意娘娘’身上的善念和孝道文化能夠延續下來、傳播出去。”(完)
相關新聞
- 2024-07-12“媽祖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暨詩詞交流會在天津舉行
- 2024-05-06惠臺青年人才鄉村振興暨媽祖文化節在泉州舉行
- 2024-04-19海峽兩岸(北京)媽祖文化研討會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