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調查委員會:許多波音工人被迫置生産速度于品質之上

美國國會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25日披露美國聯邦航空局今年早些時候對波音公司737 MAX客機生産審計的調查結果,指出波音公司的工人被迫在工作時優先考慮速度而非注重品質,並且工人在上崗前沒有得到足夠培訓。

 

今年1月初波音客機門塞空中脫落事故後,聯邦航空局針對波音進行為期六周的生産審計調查。這是調查結果首次被詳細公開。

 

美參院調查委員會:許多波音工人被迫置生産速度于品質之上

這是2019年3月13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波音公司總部外景。新華社發(喬爾·萊納攝)

 

據路透社報道,聯邦航空局向上述參議院小組委員會提供116頁報告,其中列舉波音在製造過程式控制制、零部件處理與儲存、品控等方面97項不合規之處,稱發現23個例證,證實工人“未遵循生産流程或技能不夠熟練”。

 

委員會説,這些調查結果暴露出波音生産方面的問題嚴重程度,涵蓋對工人進行培訓、為工人提供裝備、生産記錄和控制不合格部件,以及品質檢測等諸多方面。

 

其中一個“令人髮指”的例子是,波音一名機械師使用簡易工具測量零件之間的距離。

 

報告寫道:“這個工具由技師製造、未獲授權、未經校準、無標記、不在工具或倉庫清單上……這名機械師承認,他使用這一工具至少三年。被問及其他做門的機械師如何測量,他説,都一樣。”

 

美參院調查委員會:許多波音工人被迫置生産速度于品質之上

2018年1月26日,在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北查爾斯頓的波音工廠,工人在後機身段生産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該委員會説,波音5月的一份內部調查顯示,許多機械師在飛機生産過程中感受到壓力,不得不將速度置於品質之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評論,這些調查發現將令麻煩纏身的波音承受更大壓力。這家老牌製造業巨頭近年來接二連三曝出飛機安全問題,同時身陷16年來首次大罷工。

 

波音公司發表聲明回應説,正改進生産以優化安全性和産品品質。

 

今年以來,陸續有“吹哨人”爆料波音品質和安全控制問題,涉及737 MAX、787等機型以及波音關鍵部件供應商勢必銳航空系統公司。一系列品質和安全問題讓波音陷入信譽危機,出現高額虧損,高層人事被迫大幅調整。此外,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船6月首次載人試飛出現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等問題,幾經推遲後,飛船本月7日空載返回地球。

 

與安全監管相關的2018年和2019年兩起嚴重空難也再次讓波音面臨遭美國司法部起訴的風險。

 

聯邦航空局局長邁克·惠特克為25日出席上述委員會聽證會提供的書面證詞顯示,聯邦航空局將就波音可能構成犯罪的活動“迅速實時通知”司法部,以便後者採取適當行動。

 

與此同時,波音3.3萬人參與的罷工已持續十余天。本輪罷工導致波音公司商業飛機生産基本停擺。波音公司23日承諾,未來四年將為員工漲薪30%。工會談判代表當天晚些時候表示,波音的承諾“未達預期”。

 

(卜曉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