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泛舟青銅峽:“打卡”古詩裏的黃河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0-18 11:38:5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吳忠10月17日電 (記者 劉玥晴)“第一次親眼見到黃河,感覺跟李白在《將進酒》裏描繪的一樣,真是‘天上來’。”17日,臺青許祐豪在青銅峽黃河大峽谷發出感嘆,並將以河道為背景的自拍發給島內好友。
當天,許祐豪等近200名台灣同胞走進寧夏吳忠,近距離感受黃河之壯闊。
乘羊皮筏子漂流在黃河之上,臺青陳斯俊表示,“比想像中平穩,伴著船夫唱的民歌‘花兒’,蠻愜意。沒想到還能用動物皮做成水上交通工具,使用壽命竟然可以達到兩三年,特別敬佩先人的智慧。”
吳忠位於乾旱的西北內陸地區,為何能成為“魚米之鄉”?陳斯俊了解到,從漢代的激河浚渠,到清朝的封俵輪灌,當地“興水利以盡地利”的治水、用水經驗不斷豐富,開鑿的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等引黃古渠汩汩至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走在黃河畔,看著對岸被夕陽點染的峰巒,陳斯俊情不自禁背出唐朝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
“黃河在青銅峽附近的河段水流比較緩,不像長江那麼湍急。”台灣中華旅館經理人協會理事長蔡肇洋告訴記者,今年4月,他曾踏上三峽之旅,領略“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意,此行又見“九曲黃河萬里沙”,感覺很有意義。
“課本裏講過,黃河的含沙量非常大,但正是這樣一條河潤澤了‘塞上江南’,為這片土地帶來活力。”蔡肇洋説,“我一定要再去壺口瀑布看看。”(完)
標簽:兩岸交流
相關新聞
- 2024-10-18麗臺融合 脈動兩岸——臺胞臺青在麗水
- 2024-10-10臺胞點讚大陸發展機遇 深感宜居宜業
- 2024-10-09臺胞臺屬“禮讚國慶·花開上栗”活動在萍鄉舉辦
- 2024-09-30福建平潭探索臺胞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新模式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