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一種洋流減緩可能降低北極變暖幅度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4-10-28 11:31:47 | 來源: 新華社 |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關鍵洋流的減緩可能會在本世紀末使預計的北極變暖幅度下降約2攝氏度。研究人員警告説,這一變化雖然會給北極地區帶來短暫好處,但可能引發其他氣候異常。
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警告,若不加以控制,北極變暖可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威脅野生動物生存,並引發更頻繁、更極端的天氣事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裏弗賽德分校研究人員主導的一項研究探討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減緩對北極氣候的影響。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指的是一種將熱量從熱帶輸送到更高緯度的洋流。
儘管有預測認為到本世紀末北極氣溫將上升10攝氏度,但這一最新研究顯示,如果考慮到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減緩效應,北極溫度將僅上升8攝氏度。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研究人員稱,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在全球範圍內輸送熱量,新研究發現其減緩效應減少了到達北極的熱量,從而減緩了北極變暖的速度。儘管如此,研究人員仍然擔憂北極生態系統。比如,隨著海冰融化,北極熊面臨棲息地喪失的威脅;海冰消失會暴露出更多開放水域,這些水域將吸收更多陽光,進一步加速北極變暖。
研究人員還警告説,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減緩還可能引發其他氣候異常,例如可能導致熱帶輻合帶的變化。這是一條由南北兩半球信風氣流形成的輻合雨帶,如果這條雨帶南移,依賴其降雨的地區可能會更頻繁地遭遇乾旱,影響農業和水資源供應。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減緩可能給北極地區帶來一些短期好處,但其更廣泛的影響表明,即使是洋流發生微小變化,也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氣候變化遠非單一地區的問題,北極以及世界的未來取決於人類今天如何應對。
新聞推薦
- 外交部: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2025-10-31
- 紀錄片《國土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即將播出2025-10-31
- 國際銳評丨中美兩國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2025-10-31
- 總臺海峽時評丨分裂國家的“台獨”頑固分子終將被嚴懲2025-10-31
- 港澳臺各界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意義重大振奮人心2025-10-31
-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尋求共建可持續未來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