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綢布帶 “拔”出兩岸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1-26 11:49:02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三亞11月25日電 題:一條綢布帶 “拔”出兩岸情
中新社記者 李雪峰 林士傑
背身前探,雙手伏地,一條長長的紅色綢布帶套在場地兩端的選手身上。一聲哨響,綢帶瞬間繃緊,係在中間的墜條彈了起來,隨兩端的力道前後緩緩搖擺,逐漸移向勝利的一方……
這是流傳在中國西藏等地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押加。它還有一個通俗的名字——“大象拔河”。
綢帶一端,是來自台灣宜蘭的連德安。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賽場上,他是台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參加此項目的唯一選手。
哨響,蹬地。掌聲和歡呼聲中,連德安奮力向前。短暫僵持後,他猛地發力,對手重心不穩,被他拉了過來。兩輪比拼,時間不長,但下場後的運動員已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我聽到了現場觀眾的加油聲,那種感覺很特別,很開心,謝謝。”他説。
曾參加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和韓國平昌冬奧會,作為退役雪橇運動員,2019年,當時25歲的連德安參加了在河南舉辦的上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押加比賽,並獲三等獎。此次參賽,他更為期待的是再度見到老朋友。
談起上次參賽,連德安邊笑邊搖頭,“完全沒有經驗,就是憑藉一股蠻力。”他回憶,由於和自己此前從事的項目很不一樣,只能在場邊“偷偷”觀察其他參賽隊員如何熱身訓練。新疆選手看到後,熱情地教他如何利用身體發力,如何進行防守,並糾正他的錯誤動作。
在他看來,押加絕非單純比拼力量或體重優勢的項目,耐力、體能分配、動作技巧都十分重要。
“就這樣逐漸結交了好多朋友,他們來自新疆、北京等地。由於距離遙遠,見上一面很不容易,因此都很珍惜緣分,我們至今保持聯繫。”連德安説,是押加讓他們又重逢。場上,大家是對手,全力爭勝;場下,彼此關心,互相照料。
據記載,押加比賽已有上百年曆史,源於牛拉犁時奮力向前的勞作過程。農閒時節,牧場田間,人們把背帶或腰帶連在一起就能比賽,既是遊戲,也較高下。
“台灣也有很多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砍木頭、抓山豬等,它們有相似之處,都是先輩在勞作中逐漸形成的。”連德安説,不同於一般性的體育賽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一個普遍特色就是“有趣”。
“押加之外,比如花炮、民族馬術、攀椰競速等項目,我都很感興趣,因為每個項目背後都有故事。”連德安説,這些故事表現的就是傳統文化,年輕人了解這些,會更願意把它們傳承下去。
首次到訪海南,連德安滿眼熱帶風光。“景色好看,食物好吃,人也熱情,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台灣夥伴和我一起來參加押加比賽。”他説。(完)
相關新聞
- 2024-11-26千架無人機為兩岸融合“點燈”
- 2024-11-26首屆海峽兩岸法學論壇在杭召開
- 2024-11-26兩岸媽祖文化標準共通試點授牌
- 2024-11-25東山關帝廟:連接兩岸 同根同源
- 2024-11-252024年全國臺聯香港臺胞社團來渝參訪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