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高校師生團在台北看見中華文化傳承之美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1-29 15:26:18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台北11月28日電 (記者 路梅)大陸高校師生赴臺訪問團一行28日參觀台北孔廟、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看見中華文化傳承之美。
林安泰古厝是台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清乾隆十九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攜家人到台灣,其四子林志能因善於經商,在台北艋舺開設“榮泰行”,積累財富後,蓋起二進五間四合院閩南式大厝,設計細節處處體現中國禮儀和文化習俗之美。
為大陸師生團導覽的台北市民政局督導謝志一介紹,林志能不忘祖源,取安溪的“安”和商號的“泰”為宅第定名“安泰厝”。在都市建設過程中,這座古宅被遷移到現址重建保存;多年來,已成為台北一處民俗文化體驗基地,為年輕一代提供傳統閩南生活的學習和體驗。
1925年重建的台北孔廟于1939年完工,是在日本殖民者拆除了建於光緒初年的台北府文廟後,台北士紳募款籌建的。孔廟紅墻黃瓦的宮殿式建築坐北朝南,採泉州風格。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這裡都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並有傳統的八佾舞表演。
清華大學學生彭弋航在林安泰古厝留意到關於抓周和收涎的介紹。她受訪時説,這些是中國人生命儀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林安泰古厝非常注重傳統儀式,這裡不僅是文化和教育的平臺,更是中華文化傳承非常重要的地方。
當天上午,大陸師生團還到台灣政治大學參訪交流。清華大學學生、東京奧運會射擊冠軍楊倩接受採訪時表示,到台北兩天,吃到了鳳梨酥,也感受到台灣同學們的熱情友好;她收到政大學生寫的賀卡,和他們聊了很多關於北京和清華大學的故事,也非常期待同學們到北京,欣賞清華美景,“我們互相加了微信,感覺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彭弋航也説,歡迎台灣同學以及更多台灣同胞到大陸、到清華大學,“清華有22個食堂,非常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去品嘗。”
楊倩和彭弋航都提及,上小學時在課本裏學過關於台灣日月潭的課文,所以很期待此行親眼看一看實景。
當晚,大陸師生們還前往台北西門町參觀遊覽。(完)
相關新聞
- 2024-11-29攜手同心 看見未來 ——第八屆“台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活動紀實
- 2024-11-29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
- 2024-11-29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
- 2024-11-28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