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世界為什麼需要中國“鏈”?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4-11-29 10:30:37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我們已經是第二次參展了,期待這個平臺能促進智慧化、可持續供應鏈的轉型和創新。”27日,在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德國博世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國際銳評》。
在26至30日舉辦的鏈博會上,國際企業的代表絡繹不絕。數據是直觀的展現:620多家企業、機構和國際組織參展,比首屆增長約20%;境外參展商佔比從去年的26%上升到32%;世界500強企業比上屆增加42%。在境外展商中,美企數量最多,歐資、日資企業也大幅增加。從展示“中外融合”的全産業鏈,到新增先進製造鏈展區,本屆鏈博會的展覽面積大了,依然一位難求,這説明瞭什麼?世界為什麼需要中國“鏈”?
對外企來説,他們首先看中的是中國搭建的“鏈”平臺帶來的交流合作機會。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已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産品。今年,中外企業聯合參展成為一大亮點。比如,英國力拓、德國博世和中國寶武、小鵬4家企業聯袂亮相智慧汽車鏈。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告訴《國際銳評》,“對中國這個龐大而持續增長的市場而言,創新而穩健的供應鏈體系、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是企業在此成功發展的關鍵”。
眼下,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個別國家還在鼓噪“脫鉤斷鏈”,醞釀推出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損害全球産供鏈穩定。這種做法的不得人心,從本屆鏈博會首發的相關指數也看得出來:2014至2023年,全球供應鏈連接指數由0.271上升至0.732;2018至2023年,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從0.27上升至0.66。參展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為全球供應鏈指數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推動供應鏈數字化智慧化,再到簽署一系列自貿協定,中國一直在為全球供應鏈注入“潤滑劑”。
除此之外,外企看中的,更是中國“鏈”接世界的能力。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貨物貿易大國,中國是全球産供鏈的關鍵一環。一方面,中國為全球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産品,為經濟各環節的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比如,英國力拓集團與中國企業無錫寶通合作近十年,評價説無論在美國、澳大利亞、西非還是蒙古國,這家中國夥伴提供的輸送帶都能在極端天氣下24小時不間斷運行。
同時,中國是聯合國標準下工業門類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國家,“一條馬路聚起一條産業鏈、40秒下線一台車”成為中國産業配套能力的縮影,這顯著提高了外企運營效率,減少了運營成本。在江蘇太倉,工廠生産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只需運往幾公里外的下游企業,就能完成車輛組裝。正是因為這種便利和高效,外企紛紛拓展在華供應鏈。蘋果CEO庫克稱“沒有中國就沒有現在的蘋果”,大眾集團把中國當作“第二故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銳評》,得益於超高的生産效率,上海超級工廠的單車銷售成本持續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全球産供鏈優化升級獲得了新動能。本屆鏈博會新增了先進製造鏈展區。位於這一展區的美國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告訴《國際銳評》,隨著中國對新型儲能需求增加、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公司將利用一系列技術和解決方案,促進儲能行業供應鏈穩步發展,並與中國夥伴一起推動綠色轉型。
從長遠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唯有堅持全球産供鏈開放合作,才會帶來共贏發展。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從鏈博會首次發佈各産業鏈聯合倡議,到推動中美工商界聯合提出“增強APEC供應鏈韌性”提案,中國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産供鏈穩定,堅定了外企積極融入的信心。中國貿促會近期對400多家外企的調研顯示,超過60%的企業認為中國的政策起到了較好支持效果,普遍表示感受到中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決心。
“獨木不成林,獨弦不成曲”——在展會上,英國力拓集團董事長鮑達民引用中國這句古語呼籲加強國際合作。過去數十年,全球産供鏈發展壯大促進了世界經濟快速增長。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一個更有韌性、更具活力的産供鏈更顯必要。中國將不斷“鏈”接全球,讓産供鏈真正變成“共贏鏈”。
(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新聞
- 2024-11-25境外參展商佔比超首屆 第二屆鏈博會亮點搶先看→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