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鑾灣生態“蛻變記”

編輯:王瑞穎|2024-01-26 15:55:32|來源:新華社

時至歲尾,福建廈門的馬鑾灣畔綠樹繁花、飛鳥翔集。少為人知的是,曾經的馬鑾灣近乎“一潭死水”。經過20多年的生態修復,如今這裡成為廈門的“城市景觀臺”。

 

馬鑾灣生態“蛻變記”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航拍照片。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馬鑾灣坐落于廈門西海域西北端,匯水區域120多平方公里。為方便灣區內人員通行,1958年,廈門啟動馬鑾灣海堤建設。海堤建成後,沿岸居民通行方便了,卻帶來灣內水流停滯問題。隨著城鄉建設不斷擴張,大量水域被圍佔成蝦池魚塘,灣內水域面積縮減到原先的十分之一。同時,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臭氣熏天,生物種群數量迅速下降。

 

“馬鑾灣生態修復的關鍵是讓水體重新動起來。”馬鑾灣新城片區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蔡德進説,經過充分調查和科學論證,截污、清淤、活水、護岸成為馬鑾灣生態修復的系統性目標。

 

進入21世紀,馬鑾灣的生態修復大幕正式拉開。“蝦池必須退!該讓的地也得讓!”在生態修復過程中,位於馬鑾灣畔的霞陽村召開了一次村民大會,村黨支部書記林河通的話得到村民的一致支持。村民們退墾的土地如今已變為生態三島公園。

 

馬鑾灣生態“蛻變記”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內的鳳凰木由市民認養,樹上挂著“認養牌”。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攝

 

島上,不時有飛鳥在鳳凰木樹梢停留。這些鳳凰木由廈門市民認養,樹榦上挂著“認養牌”。“我是馬鑾灣新城的建設者,想以認養樹木的形式讓這份守護傳承下去。”鳳凰木認養者、市民吳玉梅説,她2021年認養了樹木,時常在週末帶著孩子來給樹木澆澆水,給孩子講述馬鑾灣生態修復故事。

 

雙溪濕地公園也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成果。公園吸引了周邊居民前來“打卡”。“現在這裡花香撲鼻,住在邊上的人最能體會到這種獲得感。”市民白先生説。

 

如今的馬鑾灣,擁有長達25公里的環灣生態景觀帶和76公頃的城市濕地公園,包括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內的145種野生鳥類在此越冬或棲息繁衍,一幅城市海洋生態保護的秀美畫卷正徐徐展開。(顏之宏、陳弘毅)

標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