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新一年,外資開足馬力“深耕中國”

7日上午,德國寶馬集團與中方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旗下一款新車型正式量産。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投産充分考慮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體現了寶馬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就在前一天,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佈與中企小鵬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電網絡……

 

新年新氣象。連日來,一大批外資車企宣佈加大在華佈局,掀起合作的熱潮。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日前竣工,預計年初正式量産。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對《國際銳評》説,工廠年産能將達1萬台,供應中國和全球市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呂越看來,外資開年一系列動作,反映出中國在技術和産業協同上的全球吸引力;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全球領先且高度完備的産業鏈、在新能源技術和智慧駕駛領域積累的成果,都吸引著外資加大對華合作。

 

國際銳評丨新一年,外資開足馬力“深耕中國”

 

作為引資的關鍵領域,汽車行業“開門紅”,反映了中國整體的投資吸引力。眼下,外資正開足馬力“深耕中國”。在上海,來自馬來西亞的百盛百貨集團抓緊“煥”新改造;在北京,法國醫藥企業賽諾菲宣佈設立全新生産基地,創下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記錄;在浙江,美國空氣産品公司在華首座大規模商用液氫工廠即將竣工……“中國有我們重視的行業和市場。要不要來中國進行重大項目投資?答案很簡單:必須來!”德國電氣公司菲尼克斯首席執行官德克·戈利策的話,道出了眾多企業的心聲。

 

對外企來説,中國大市場的活力,意味著發展的動力。日前,中國商業聯合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1.1%,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其中盈利水準指數環比上升4.9個百分點,創近一年來新高。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商品消費將更加活躍。新加坡家用産品品牌傲勝(中國)品牌行銷副經理周曼妮告訴《國際銳評》,他們一直在參與中國政府推出的“以舊換新”活動,這不僅加深了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還使企業的發展更有韌性和潛力。

 

當前,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産業智慧化、綠色化趨勢明顯,為外企在華深耕提供了更多機遇。一段時間以來,多個外企在華落地“超級工廠”,希望實現從生産到配送的全過程自動化和智慧化。德國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表示,期待與中國的創新公司合作,“把他們的成果應用到我們的生産上,或者與他們一起進行研發”。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市場體制、市場規模、産業鏈以及人才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為外企進行全價值鏈佈局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國際銳評丨新一年,外資開足馬力“深耕中國”

 

從更深層看,中國經濟增長以及擴大開放的確定性,夯實了外企在華紮根的基礎。過去一年來,中國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回暖向好。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等作出一系列部署,讓外企在華發展空間更廣、信心更足。

 

“中國相關戰略就像一個指引方向的羅盤。只要中國繼續實施長期規劃,我們也將與之同步。”法國醫藥企業賽諾菲首席執行官韓保羅的話,見證了外企和中國的同頻共振。近期,中國英國商會和中國德國商會分別發佈報告稱,76%的英企計劃維持或擴大在華投資,92%的德企將繼續在華運營。

 

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因素,給全球投資帶來明顯影響。不過,在多家外資機構發佈的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中,中國市場依然被看多。例如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人工智能應用的關注度將持續提升,新興領域優勢産業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外企在華深耕將獲得更大空間、收穫更多紅利。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近日所説,中國“不可替代”。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