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配上“赤霄光劍”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1-14 12:03:39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合肥1月14日電(記者徐海濤、戴威)每平方米每秒鐘可極速噴射出億億億個粒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大科學團隊成功研製強流直線等離子體裝置“赤霄”,如同一把性能超強的“鐳射劍”,為研製“人造太陽”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14日經專家組鑒定,“赤霄”參數達到設計指標,整體性能國際先進。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主要由等離子體構成,在太陽內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核聚變反應,從而産生光和熱。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致力研究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這種被稱作“人造太陽”的大科學裝置,內部有與太陽類似的核聚變反應機制。
研究“人造太陽”存在一系列重大挑戰,其中之一是尋找能承受巨量等離子體粒子流衝擊的超級材料,用於製作“人造太陽”的“爐壁”。
“未來的‘人造太陽’要長時間持續發電,為它研製‘堅韌抗造’的壁材料難度極大,我們需要尖端的模擬實驗環境,來測試研製出的材料是否達標。”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山介紹,他帶領的科研團隊經過5年多攻關,研製出強流直線等離子體裝置“赤霄”。
長15.5米、重約22.5噸,流線型的結構猶如一把寶劍。“赤霄”裝置取名自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的赤霄劍,每平方米每秒鐘可極速噴射出10的24次方個——即億億億個粒子,一次可連續運行24小時以上,對新研製的“人造太陽”壁材料充分檢測。
1月14日,評審專家組對“赤霄”裝置進行鑒定。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葉民友宣佈,“赤霄”裝置的參數達到設計指標,使中國成為繼荷蘭之後國際上第二個擁有此類裝置的國家。
據介紹,中國的核聚變研究水準已達到國際前列,“赤霄”的誕生將為研究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提供有力支撐。“赤霄”裝置不僅服務於中國科學家,還將開展開放共享的國際合作研究。
相關新聞
- 2025-01-141億人次共赴科普盛宴!科技館點亮科學夢
- 2025-01-09台灣青年體驗“車谷造”越野“新物種”直呼“太刺激”
- 2025-01-13中國成功發射微厘空間01組衛星
- 2025-01-132025海上發射“開門紅” 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火箭?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