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非遺版”春節給中國蛇年經濟開了個好頭

“中國蛇年春節生機勃勃”“中國正經歷令人震驚的旅遊熱潮”“人們在電影院裏找到春運的感覺”……在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國際社會直觀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體溫”。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景區內人頭攢動、中外友人一起集福卡和體驗數字新年俗,成為這個春節的生動注腳。

 

今年的春節是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人們的消費熱情集中釋放。部分平臺“非遺”主題團購套餐訂單同比增長12倍,部分餐廳年夜飯“一桌難求”;中國國內出遊5.01億人次、出遊總花費6770.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7.0%;中國邊檢機關共保障1436.6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同比增長6.3%;春節檔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雙雙創紀錄,2025年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超北美位列全球第一。熱氣騰騰的春節消費市場,為中國蛇年經濟開了一個好頭。

 

國際銳評丨“非遺版”春節給中國蛇年經濟開了個好頭

 

這其中,“文化味”和“科技味”的碰撞令人矚目。春節期間,文旅市場人氣大旺,“非遺”詞條成為各平臺搜索熱點。相關平臺數據顯示,“春節旅遊”搜索量同比上漲328%,古城體驗、英歌舞表演、煙花秀等“沉浸式”體驗搜索量同比增長2到6倍。在科技賦能下,AI寫春聯、剪窗花和“元宇宙燈會”讓傳統文化得到新生。就像國際分析人士所説,春節經濟在傳統年味中涌現創新活力,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內生動力和強大韌性。

 

春節經濟紅火,也溫暖了世界。在這個“非遺版”春節,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節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外國人跟著教程學寫春聯、包餃子、等春晚,共同體驗了一把沉浸式過春節。

 

隨著中國敞開大門、不斷降低關稅水準,“洋年貨”紛紛加入中國春節大禮包。新西蘭獼猴桃、智利車厘子、澳洲龍蝦、俄羅斯雪蟹等各國商品走俏中國市場,滿足中國人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意大利巧克力糖果、美國血糖儀的線上銷量分別增長82.1%和69.1%。

 

不僅如此,在簽證便利化等政策帶動下,“China Travel”和“Chinese New Year”相互疊加,在全球掀起一股跨境遊熱潮。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到中國過春節的外國遊客較2024年增長150%,創下新高。一位名叫伊桑的美國遊客在廣州品嘗早茶後被深深吸引,決定多留幾天體驗中國新年。與此同時,中國遊客的足跡遍佈全球2100多個城市。美國《旅行和旅遊世界》網站評價稱,春節強勁的旅遊消費為2025年中國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中國市場的繁榮將成為今年全球旅遊業繁榮的標誌性開端。

 

國際銳評丨“非遺版”春節給中國蛇年經濟開了個好頭

 

透過火熱的春節消費,人們不只看到中國年的活力,也見證了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之首。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增消費品2163.9萬種,年度新增總量為近五年來最高,這表明中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活力顯著增強。隨著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消費場景進一步拓展,中國大市場的活力將更多釋放。

 

春節消費“開門紅”,更讓人觸摸到中國經濟的脈動。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了2025、2026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連日來,法國賽諾菲、德國大眾等外資紛紛加碼在華佈局,匯豐等多家外資機構發佈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繼續看漲中國市場。

 

一年之計在於春。通過春節這一窗口,世界看到了更加開放包容的中國,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生機與活力。新的一年,儘管外部環境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將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蛇行千里”的勁頭髮展自身、造福世界。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