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外貿怎麼幹?透過關鍵詞看外貿新舉措新動向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2-10 10:19:56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透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我們看到了新春外貿市場的火熱,也看到中國外貿企業的活力與韌性。2024年,中國外貿實現了總量、增量、品質的“三量”齊升,那麼2025年各地又要如何全力以赴發展外貿?
節後開工第一週,上海洋山港各集裝箱碼頭,15艘船舶同時在港,迎來新一輪的生産作業高峰。
在重慶鐵路口岸,一批“重慶造”汽車正有序裝箱,即將搭乘中歐班列出口歐洲。而在福建最大的原産地證書籤發現場——東渡海關綜合服務大廳也迎來了原産地證書的申領高峰期。根據相關自貿協定,外貿企業憑藉原産地證書能享受關稅優惠。
從遠洋港口到外貿口岸,繁忙中見證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開年熱度。
而梳理各地新出爐的政府報告,我們也發現,“穩外貿”成為各地2025年的高頻詞,而與它一同出現的,是“高品質發展”。既要量穩,還要質增,2025年,中國外貿要怎麼幹?在各地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還看到了這樣一些關鍵詞。
新動能。這是培育外貿競爭優勢的關鍵。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綠色貿易等新業態,這是各地推動外貿高品質發展的共同選擇。比如,外貿大省浙江就提出通過提升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影響力、拉動力,探索建設數字貿易港,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而廣東、江蘇、河南等省份則不約同而提出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跨境電商+産業帶”的融合發展,來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拓展外貿企業的發展新空間。
效率。平均每天有大約1200億元的貨物在中國和世界間流動。2025年,流動的效率還要再提升。在多地2025年的“任務清單”中,都結合自身的區位特點,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舉措。廣西和重慶加速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是重點。重慶還提出要加快數字陸海新通道建設,培育從訂購到交貨的國際物流全鏈條服務體系;而作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新疆則借助亞歐黃金通道的優勢,推動建設面向中亞西亞的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並通過建設智慧口岸,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服務貿易。2024年,中國的服務貿易規模首次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隨著經濟服務化和貿易數字化的深入發展,服務貿易已成為推動對外貿易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在2025年對外貿易的工作重點中,多地都提出,推動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同發展,提升服務貿易在外貿中的比重。四川就提出建設國家服務出口基地,推動遊戲、動漫、知識産權等領域數字服務“出海”。
相關新聞
- 2025-01-21空中海上齊發力 中國外貿“朋友圈”開年不斷擴大
- 2025-01-20從外貿看中國經濟韌性
- 2025-01-16消費外貿外資2025年形勢怎麼看?商務部這樣回應
新聞推薦
- 履職擔當建言獻策 共話“兩會”好聲音——臺界政協委員兩會如是説2025-02-24
- 大陸首個“臺胞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服務聯盟”在廈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線春運客流增長,單日客流量創新高2025-02-24
- 台灣南投縣青年代表團參訪武漢2025-02-24
- 寧波市北侖區組織臺胞臺屬觀看《哪吒2》“咱們中國電影最棒”2025-02-24
- 民進黨的黑手,又一次伸進了台灣校園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