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農業專家: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成效顯著、前景向好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2-25 11:19:16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2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佈。中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中德農業中心德方副主任白閔琦(Michaela Boehme)2月24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近年來,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顯著進展。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馬雪晶
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成效顯著
文章指出,數十年來,得益於更高效的機械、更有效的投入以及更優質的作物品種,中國的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顯著提升。
中國政府正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生物育種産業化,同時大力發展無人機技術、生物科技和智慧溫室。在此基礎上,中國可以用更少的土地和人力種植出更多的優質蔬果。與此同時,中國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打通偏遠鄉村網絡覆蓋“最後一公里”,全力構建和諧美麗鄉村。
在取得這些成就的同時,中國農業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隨著生活水準提升,人們更加重視食品安全,想要獲得更健康、更多元化的食物。專家和決策者認為,中國必須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在這種可持續發展模式下,人們可以獲得充足、健康、有營養的食物,同時避免破壞子孫後代種植糧食所需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系統。
中國農業發展前景向好
文章進一步表示,中國正致力於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比如,中國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同時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這些對於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化至關重要。
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和生物技術快速發展,進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性耕作、土壤“全面體檢”和培育適應氣候變化的作物品種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國深入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將秸稈和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發酵為有機肥再還回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這不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有助於通過減排固碳促進低碳農業發展。
除了推動農田建設,中國還通過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來建設零碳鄉村。
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於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至關重要。隨著人們對優質、可持續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農村地區有望通過發展與綠色農業相關的産業來實現經濟多元化。
一言以蔽之,中國致力於構建多元化農業體系,降低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進而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
- 傳承英雄血脈 捍衛公平正義——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發俄羅斯各界熱烈反響2025-05-08
- 民進黨又搞“去蔣化” 兩蔣“陵寢”要被改名2025-05-08
- 中國代表呼籲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2025-05-08
- 賴清德執政一年表現如何?台灣民眾竟用這四字來形容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