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界呼籲當局順應民意儘快恢復陸客來臺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2-25 11:21:31 | 來源: 新華社 |
台灣入境旅遊疫情後遲遲難以恢復,島內觀光業“失血待補”,各界呼籲民進黨當局順應民意儘快恢復大陸游客來臺。
台灣當局交通主管部門2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來臺境外旅客為785.8萬人次,僅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的六成多,遠低於當局制定的1000萬人次目標;出境旅客則高達1685萬人次,出入境相差899.2萬人次,觀光産值逆差高達6922億元(新台幣,下同)。
“去年台灣觀光出現近7000億元大逆差,與台灣人出境遊增加有關,入境遊方面大陸游客未恢復來臺是很大原因。”台灣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岳受訪時表示,疫情前大陸是台灣入境遊的最大客源地,“趕快把這塊市場找回來”非常重要。
數據顯示,2024年島內旅館及民宿住房率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據台灣前瞻觀光政策研究室分析,臺旅宿業去年營收較前年下降10.72%。業者表示,除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去年入境旅客數不如預期是導致營收較差的重要原因,今年各項成本上升後,營收恐進一步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台灣導遊、領隊報考人數創下有史以來新低,首度跌破1.5萬人。中文導遊與領隊分別僅約3500人報考,也寫下史上最低。
台灣觀光導遊協會前理事長許冠濱表示,疫情時報考人數都沒今年低,當投入這個産業的誘因都不存在時,是台灣觀光發展的警訊。臺“觀光署”表示,少子化導致相關人才較少投入觀光産業,再加上兩岸旅遊市場尚未恢復,也導致想報名中文導遊與領隊的考生持觀望態度。
目前,臺當局對民眾赴大陸旅遊仍予以所謂“橙色”警示,且尚未解除台灣居民赴大陸旅遊的“禁團令”。文化和旅遊部今年1月宣佈將恢復上海、福建居民赴臺團隊遊,受到台灣旅遊業界和民眾的普遍歡迎,臺當局卻以應先循觀光“小兩會”溝通為由加以阻撓。
台灣業界分析境外遊客消費習慣後指出,大陸游客給台灣帶來的經濟效益遠超其他客群。李奇岳説,大陸游客停留天數較長,消費力也比其他入境旅客好,且能惠及各行各業,2019年在臺入境旅遊市場産值中約佔三成。
“境外遊客對台灣旅遊經濟將有很大幫助,我們當然期待大陸游客來臺。”臺旅行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盈良受訪時表示,大陸游客來臺旅遊通常會安排6至12天,對全臺旅遊經濟都有很大助益,一般民間産業都有機會受益。
2024年大陸先後恢復福建省居民赴馬祖、金門旅遊。金門縣觀光協會常務理事陳金福説,“大家很熱絡,而且交流非常愉快”,歡迎大陸更多遊客能來到金門走走看看,讓金門經濟蓬勃發展。
有台灣民意代表日前指出,臺當局寧可坐視“有觀光逆差”,“讓業者苦哈哈”,仍要維持“禁團令”,“受害的是整個台灣”。
記者近期訪問的旅遊、交通、零售等相關從業人員均表示,臺當局“口口聲聲要發展觀光”,卻對大陸游客來臺“百般阻撓”,希望當局儘快順應民意恢復大陸游客來臺。
台灣銘傳大學副教授楊穎超日前撰文指出,開放陸客團來臺觀光受阻,是民進黨當局“以台灣觀光旅宿業發展為代價,又一次想把黨派意識形態化為政策的實驗”。
據島內媒體報道,上海、福建居民赴臺團隊遊將恢復的消息公佈後,島內多個縣市積極回應,期待大陸游客來臺提振當地經濟。對於臺當局不斷阻撓,南投縣政府批評當局對兩岸觀光開放“東卡西卡”,“島內觀光業者很難再撐下去”。新華社記者楊曉靜、劉斐
相關新聞
- 2025-01-02臺媒:兩岸開放觀光,島內應釋出更多善意
- 2024-11-26臺觀光業者吁民進黨當局解除“禁團令” 恢復兩岸民間交流
- 2024-09-04恢復兩岸觀光旅遊是民之所盼 臺當局應儘快解除“禁團令”!
- 2024-09-04金門觀光界為迎接大陸游客做準備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