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嚷所謂“民主同盟”,賴清德要給特朗普上“民主”課?

日前,特朗普再次點名台灣,他抱怨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甚至威脅要對所有美國以外製造的晶片徵收高達100%的關稅。特朗普稱,“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會很不高興”。

 

面對特朗普的質問,賴清德當局緊急召開所謂“安全會議”商討對策,但會後結論是,要將防務預算提高到GDP的3%(目前佔GDP約2.45%),另外則是繼續高喊“民主産業鏈”“民主價值同盟”。賴清德明知防務預算無法達到特朗普5%、甚至10%的要求,就以所謂“民主産業鏈”“民主價值同盟”向特朗普喊話,像似在給特朗普“上課”。

 

但特朗普認為和他談“價值觀”,使他“看起來像個傻瓜”。“美國利益優先”是特朗普的價值觀和交易觀,賴清德還想沿用“民主同盟”價值旗號來討好特朗普,讓美國充當“保護傘”,但在特朗普眼中,所有“保護”必須高額付費,不搞什麼“民主同盟”這種虛頭巴腦的事。

 

對於特朗普來講,他要的不是所謂“民主同盟”價值觀,更不會被這種所謂“價值觀”所綁架,他只看中“美國利益優先”和實際對美國貿易表現情況,看中的是臺積電先進製程要遷到美國,成為“美積電”,看中的是台灣要向美國多交“保護費”。顯然,賴清德的“價值觀”論述與特朗普“美國利益優先”策略不對頭,不在一個頻道上。

 

作為一個商人,特朗普不喜歡戰爭。特朗普説:“如果當時我是總統,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所以,特朗普一上任,就積極推動結束俄烏衝突,兌現其選舉承諾。

 

特朗普曾表示,他更希望中國大陸不會與台灣地區發生衝突,並明確表態,不會承諾出兵“保衛”台灣。

 

深受特朗普信任的馬斯克曾提出,臺海避戰的方法是台灣成為中國大陸的“特別行政區域”。看來馬斯克看到了解決台灣問題的根本所在,但民進黨當局卻還在癡心妄想編織其“台獨”春秋大夢,推高臺海緊張局勢。

 

民進黨當局若繼續“謀獨”挑釁,必然使臺海局勢更加緊張,甚至將台灣推向兵兇戰危之險境,這不僅違背了兩岸要和平、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特朗普的避戰思維。

 

特朗普要台灣多交“保護費”,要台灣半導體産業轉移到美國,強化美國製造業,實現“美國再次偉大”,而不是讓賴清德搗亂製造臺海危局,升高兩岸對峙局面,以所謂“民主同盟”綁架美國。

 

最近,島內輿論熱議“烏克蘭被美國棄如敝屣”。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當美國的朋友將是致命的。”然而,面對特朗普的極限施壓,賴清德唯美國馬首是瞻,緊抱美國大腿的民進黨當局甘願淪為“俎上肉”,對美國予取予求,掏空台灣是早晚的事。

 

烏克蘭鏡鑒就在眼前。裝睡且自詡為“棋手”的賴清德和民進黨能清醒嗎?(言未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