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也用上北斗導航了!來看陜西渭南春管滿滿的“科技范”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3-10 11:53:38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眼下正值春管關鍵時期,陜西渭南市近年來通過高品質播種、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不斷提升小麥的品質和産量。今年,當地在春管中體現滿滿“科技范”,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田間管理忙 産量有望穩中有增
總臺記者 李志:我現在就在陜西渭南大荔縣的春管現場。在我身後,幾臺農機正在麥田裏進行除草和追肥作業,村民們也在鋪設滴水灌溉帶。這是一種高效的農業節水技術,它能夠將水緩慢滲透到土壤中,提高水的利用率,這些黑色的軟管在小麥收割時還將回收,不會給土地帶來任何的污染和影響。
大荔縣是陜西省的産糧大縣,全縣擁有耕地面積156萬畝,今年僅小麥種植面積達到55萬畝。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荔縣的夏糧産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穩中有增。
新技術助力增産增效 智慧農業顯身手
總臺記者 李志:其實,當地的小麥在播種時就開始推廣新技術、使用新設備了。以我所在的這片萬畝示範田為例,這裡採用了小麥“3335”種植模式,就是每畝田種子播種量30斤、松土深度30釐米、化肥3層分施,機械一次性完成播種、覆土、鎮壓等五項作業。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播種的效率,還有效降低了生産成本,僅在播種環節每畝地就能節省40到50塊錢。
此外,大荔縣還引進了寬幅精播機,並配備北斗導航系統,全面提升了播種品質,實現了苗齊、苗勻、苗壯的效果。目前,萬畝示範田的苗情整體良好,全部達到一類苗標準,為今年的豐産豐收奠定了基礎。當然,春管工作離不開農機設備的加持。像無人植保機等農機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農作物田管的集約化、標準化和規範化。
防災減災科學應對 保障糧食安全
春管期間,防災減災是關鍵。今年,渭南市通過“空中拍、天上看、地上查”的立體監測網絡,建立起“空天地”一體化的監測預警體系。通過衛星遙感“天上看”,實現大範圍土地利用和作物長勢監測;利用無人機“空中拍”,獲取高解析度影像,精準監測作物生長和病蟲害;借助地面感測器和人工調查“地上查”,實時獲取土壤、氣象和苗情數據。還是以大荔縣為例,當地採用了小壟灌溉、微噴帶噴灌等多種節水灌溉模式,確保小麥春灌有序進行。同時,農技人員還將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灌溉、精準追肥,應對不利天氣影響。
此外,陜西省的農業部門也將根據苗情、墑情、雨情、蟲情監測數據,為每塊田地定制專屬的灌溉和施肥方案,確保小麥健康生長。
目前,整個渭南市的春管工作正在高效推進。400多臺無人植保機的投用進一步提高了春管效率。預計到3月中旬,渭南市的春管工作將全面完成,隨後,冬小麥將進入生長拔節階段。
相關新聞
- 2025-02-27“讓兩岸農民同胞播撒更多希望的種子”
- 2025-02-26無人機追肥、滴灌設備、機器人嫁接種苗……從田間地頭看農業“未來式”
- 2025-02-25臺媒: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成果豐碩
新聞推薦
- 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2025-04-01
- 國臺辦:解放軍聯合演訓是對賴清德當局倡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2025-04-01
- 海警艦艇編隊按一個中國原則環台島執法管控2025-04-01
- 台灣舉辦恭拜軒轅黃帝大典2025-04-01
- 福馬“小三通”一季度客流量同比增長近50%2025-04-01
- “一簽多行”實施已3個月 琴澳“雙城生活”便利度UP!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