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這一關鍵變化 看廣東外資引進“新邏輯”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3-28 11:14:45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廣東最新外資數據公佈:1至2月,廣東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5.9%,增速好于全國平均水準,多項指標還出現兩位數增長。
在全球經濟復蘇仍顯乏力的大環境之下,廣東實現多項外資數據“逆襲”,殊為罕見,也實為不易。
數據之外,我們也觀察到了廣東在面對變局的破題之道:在外資數據發佈當天,廣東省商務部門就表示,接下來將創新“海外主權基金+招商引資”模式,推動海外主權基金持續加大對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等關鍵領域的綠地投資、股權投資。
從引導外資直接開展産業投資,到鼓勵海外主權基金來大灣區當“伯樂”,這一變化裏透露出“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哪些外資引進新趨勢?
首先要從“引資邏輯”之變,看到廣東“投資重點”之變。作為由一國政府擁有並管理的長期投資資金池,主權基金是全球市場典型的長期資本。也正因為其投資規模大、投資期限長,不少主權基金看中的並非在國際市場中短期獲利,而是側重關注有發展前景的未來産業。主權基金投資看中的往往不只有利益,有時候需要更加契合的發展理念,才能實現資本和産業的“雙向奔赴”。
而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為特徵的海外主權基金,與當下廣東正在著力推動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方向不謀而合。比如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既是廣東産業發展重點,也是海外主權基金投資的熱點。
廣東向海外“伯樂”伸出橄欖枝,從“招商引資”到“海外主權基金+招商引資”,既是産業現代化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有廣東産業發展重點的深刻變化:過去數十年間,廣東在外資上更多地依託海外直接投資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國際大循環。如今,廣東瞄準前沿科技、未來産業乏力,需要的正是如海外主權基金這樣同樣願意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夥伴共享市場,贏在未來。
從主權基金的“投資熱度”,看到外資對廣東當下的“投資態度”。就在不久前,廣東在香港主辦了海外主權基金暨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座談會。邀請了來自沙特、阿聯酋、阿曼、巴西、美國、日本、新加坡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頭部主權基金和投資機構參會,席間達成意向合作項目14個、光意向投資規模就達到857億元——這也進一步説明,雖然挑戰重重,但廣東超大規模市場和市場前景,對全球資本依然有“市場號召力”。
海外主權基金不僅願來,更重要的是來了能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參與廣東發展機遇。前不久出臺的《廣東省推動海外主權基金來粵投資的若干措施》其中就重點提出:要推動海外主權基金在粵設立辦事機構、深化國有資本與海外主權基金投資合作、加強産業鏈主與海外主權基金投資合作——打破“進不來”“投不順”的痛點,海外主權基金不止于“買買買”,還能“帶資入局”。以更靈活、更高效的方式深度參與灣區大市場,這正是廣東超大規模市場“號召力”之外,更寬鬆、更便捷營商環境的“競爭力”。
引資模式變化背後,折射的是“經濟第一大省”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深度。開放是廣東先行發展的重要動力。“海外主權基金+招商引資”模式創新,正是廣東以制度性開放撬動更多市場活水,牽引更多金融開放、外資激勵政策的有力舉措。廣東主動向世界敞開機遇之門,以更深的力度與海外夥伴構建全方位長期合作生態,讓包括海外主權基金在內的國際資本“不見外”,與廣東一道堅持“長期主義”,深度參與新時期廣東經濟發展。這正是廣東在國際風雲變幻中以變應變、變中求變的開放態度,發展之道。
(總臺記者 林麗麗 馮雪)
相關新聞
- 2025-01-15全國首票粵港“一單兩報”進口貨物順利通關
- 2024-06-12大灣區人為何對“扒龍船”這麼上頭?
- 2025-03-24有期待、有信心、有機遇!外資企業對華投資熱情不減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