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今年前4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實現了2.4%的增長,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説非常難得。前4個月外貿運行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總臺央視記者 孔令雯:海關總署今天上午11點準時對外發佈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相信有不少人跟我的感受一樣,看到這個數據第一反應就是:大超預期!

 

今年前3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實現了平穩開局。

 

進入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中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同時也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大家擔心4月份的進出口會受到嚴重影響、會出現負數。

 

但從今天公佈的數據來看,4月單月不僅沒有變負,甚至還創造了歷史同期次高,也就是單月進出口規模第二高。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歷史上外貿數據單月最高出現在2024年12月,單月突破了4萬億元。而今年4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是3.84萬億元,同比增長5.6%,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這個4月,中國外貿逆風而行,充分展現出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以超強的國際競爭力托舉起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外貿進出口表現為什麼好?簡要來説,

 

·從進出口商品來看,中國傳統出口優勢行業機電産品類,比如電動汽車等“新三樣”都持續增長;

 

·從貿易夥伴來看,東盟、“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等新興市場增長較快,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經貿關係日益緊密,將進一步帶動貨物貿易的增長;

 

·中國最大的經營主體——民營企業繼續發揮外貿穩增長主力軍的作用。

 

以上這些都是外貿的亮點,也是推動增長的關鍵。

 

專家分析:今年前4個月

 

中國外貿延續平穩增長態勢

 

今年前4個月中國外貿延續了平穩增長態勢,也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來聽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的分析。

 

中國經濟的韌性,在2025年前四個月的外貿數據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尤其是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下,這個成績的取得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展現了政策調控的精準性,也凸顯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和應變能力。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中國4月單月進出口創了歷史同期的次高,這也顯示了中國外貿體系在應對貿易摩擦,供應鏈波動時的快速調整能力。這個表現是遠超市場預期的,反映出中國外貿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多元化等策略有效對衝了外部衝擊。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這也説明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産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呈現明顯結構性升級。綠色低碳、智慧化的産品是廣受關注的,新産品、新技術也在密集亮相。這是一種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的轉型,也增強了出口的競爭力。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同時,進口也在結構性優化,體現了産業升級對高品質供給的需求,也是為經濟長期增長蓄力。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市場多元化和政策的支持是化解外部風險的重要推手。新興市場已經成為增長的引擎,出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等,都成為拉動增長的核心動力。拓展歐洲和南美市場等也抵消了美國市場下滑的影響。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政策組合拳發力也非常關鍵。各地各部門同心聚力應對外部衝擊,出口退稅、貿易便利化、跨境物流保障等政策協同發力,穩定了企業的信心;也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經濟的措施,包括優化營商環境,減稅降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也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人民幣匯率也保持穩定,為出口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環境。物流成本持續下降,進一步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內需與産業的升級是夯實增長基礎的關鍵。在新動能的培育上,我們在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等領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産業升級持續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製造業的韌性也在顯現。傳統産業升級和新興産業擴張是並存的,“兩重”建設和設備更新等政策也在拉動製造業投資高速增長,成為經濟回升的重要動力。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應對外部的挑戰,我們的策略也是靈活有效的。面對美國的無理關稅,我們迅速反制並且保持出口增長,同時通過對話來爭取有利的局面。企業自主應變能力也在加強。

 

4月份進出口規模達歷史次高 中國外貿交出超預期“韌性答卷”

 

中國經濟的韌性不僅體現在數據上的超預期,更在於通過政策調控、産業升級和市場多元化,構築系統性抗風險的能力。未來,隨著宏觀政策進一步發力,新質生産力培育提速,中國經濟也有望在複雜環境中持續展現韌性,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確定性。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