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台灣前途繫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5-14 15:33:30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以“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為主題的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5月11日在上海閉幕。來自海峽兩岸的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160余人,參加這一為期兩天的兩岸重要學術交流活動。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擴大交流合作與守護共同家園”“台灣未來與兩岸願景”“‘台獨史觀’謬論”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研討會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承辦。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仇開明在研討會致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現代化,兩岸同胞都是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理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有條件保障兩岸同胞共同福祉,有能力挫敗“台獨”分裂圖謀和外部勢力干涉,有信心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希望台灣同胞看清台灣前途和自身利益所在,把握歷史大勢,秉持民族大義,與大陸同胞攜手推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
上海市委常委陳通致辭表示,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發揮著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廣大臺胞、臺商、臺青來滬交流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上海市將持續用心用情用力為臺胞臺企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拿出更多實打實的政策舉措,團結台灣同胞共同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兩岸專家學者在發言中表示,大陸經濟基礎穩、韌性強、潛能大、優勢多,具備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完全有能力、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要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共同打拼。
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表示,兩岸同胞應該在當前全球政經情勢複雜、臺海風雲變幻莫測時,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機遇,攜手守護生活更加美好的兩岸共同家園。只要能盤活兩岸交流合作的存量,做優兩岸融合發展的增量,提升兩岸和平發展的品質,高效率與高效能進行兩岸治理,兩岸中國人就能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認為,追求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台灣同胞不能缺席。只有通過兩岸融合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建立起密切的命運共同體,消除敵意和仇恨,消除中華民族延續近百年的分裂、內鬥,實現兩岸同胞的大團結、大聯合,實現兩岸的永久和平,共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機遇和紅利。
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在會上表示,回首近代中國走過的歷史,就是兩岸命運與共的歷史。中國式現代化如今在大陸已經取得傲人的成績,也將因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而惠及台灣。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兩岸統一將水到渠成,兩岸美好願景可期。
專家們表示,賴清德上臺以來,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同胞利益福祉,守護、建設好共同家園。
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汪誕平表示,大陸一向把台灣當作家人,可是民進黨當局如今把大陸公然視作“境外敵對勢力”,敵人就意味著會“兵戎相見”。事實上,台灣唯一而且最應該走的路就是真正把大陸視作家人,唯有如此,兩岸之間才有和平,台灣才能跟上民族復興腳步,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路上。大陸固然有戰略定力,台灣更需要智慧判斷和決心。如果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就會使得台灣走向絕路。相反,如果能夠融入大陸的發展,台灣就會走上康莊大道。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認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主權和領土完整、民族獨立是基本條件和保障。近年台灣受美國脅迫,半導體産業支柱臺積電不斷加大赴美投資,核心技術加速外流,優勢産業被逐漸掏空。“被他國盤剝、奴役的現代化,不可能是真正的現代化。”他説,大陸從未將台灣同胞視為攫取利益的對象,台灣依附於西方國家不會有出路,台灣前途繫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陸一直強調要為台灣同胞做好事、做實事。希望兩岸同胞相互扶持,共同推進民族復興的進程。
相關新聞
- 2025-05-14道濟天下·心歸天臺 2025中華濟公文化節在天臺舉辦
- 2025-05-14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
- 2025-05-13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
- 2025-05-13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
新聞推薦
- 7月,你好!2025-07-01
- 深中通道通車一週年 逾20萬艘船舶平安通過深中大橋水域2025-07-01
- 上半年福馬“小三通”航線客流量同比增長52%2025-07-01
- 山水有味人有情 兩岸創業青年相聚浙江溫嶺2025-07-01
- 這個新興職業 讓沉澱千年的文化“隨手可摸”2025-07-01
- 京韻鏗鏘耀榕城 閩臺共譜梨園曲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