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懼怕《大展鴻圖》凸顯綠營“文化自卑”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6-24 15:26:09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道台灣中時新聞網6月21日刊登文章,題為《懼怕大展鴻圖 凸顯綠營文化自卑與焦慮》。作者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指出,語言本身不帶任何意識形態,“大展鴻圖”(同“大展宏圖”)是我們祝福他人的一句賀語,但日前台中市數字發展局局長林谷隆在台灣亞洲大學信息電機學院畢業典禮上唱了20秒的《大展鴻圖》,在網絡引起熱議。綠營市民代認為,林選擇以大陸網絡文化中最具“統戰”性、娛樂包裝明顯的歌曲嘩眾取寵,跟風、唱和抖音文化,令人遺憾;白營市議員則認為,用年輕人流行語傳達祝福的創意互動,竟遭綠營視為“政治不正確”、“抹紅”打壓。綠營的質疑未免小題大做,祝福畢業生進入社會大展鴻圖,何錯之有?
文章稱,該事件凸顯出的問題是綠營的文化焦慮。其實,台灣地區的中華文化保存完整,悠久綿長,沒啥好焦慮及不自信的,關鍵在於綠營要“去中國化”與“去中華化”,才會有不正常的焦慮感。
綠營認定中國大陸的歌曲《大展鴻圖》節奏強烈,搭上魔性舞蹈後,吸引許多民眾爭相翻跳,成為近期畢業季流行的祝賀語,因此對《大展鴻圖》展現出文化焦慮,那問題是出在綠營上還是《大展鴻圖》上呢?
這正反映出綠營對自己創造的所謂“台獨”文化地位、“台獨”認同或“台獨”未來發展感到嚴重的擔憂與不安。
最可憐的便是林谷隆帶著祝福去給畢業生,卻遭受無妄之災,被綠營的意識形態霸淩。事實是,《大展鴻圖》歌詞充滿傳統中華意象,在短視頻平臺迅速走紅,受到兩岸年輕世代的喜愛。這首歌曲在台灣卻引發極大政治風波,不是歌曲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綠營人士將其定義為“文化統戰”,甚至認為這是一場“認知作戰”。
因此,將原本單純的音樂創作視為敵對滲透手段,只是凸顯綠營長期將文化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不僅造成文化環境的封閉與對立,也加劇了世代與族群之間的撕裂。這真的沒有必要,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綠營不需要把中華文化視為威脅,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
文章指出,文化應當具有高度包容性與轉化力,從綠營的反應來看,完全看不出包容力與轉化力,反而凸顯出被深層的文化自卑與文化焦慮所束縛。
文化交流的本質,是彰顯多元與互動;綠營應當反省在文化政策上愈發偏向狹隘的“去中國化”,甚至將文創發展綁上政治議題,而刻意忽略台灣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的客觀歷史脈絡。
另外,將《大展鴻圖》定調為“統戰”工具也暴露出民進黨對自身執政正當性的焦慮。這顯現出台灣經濟增長動能疲弱、青年低薪、居住正義停滯不前時,執政者選擇以文化話題轉移焦點,激化對中仇視情緒以凝聚支持。綠營若凡事皆以“安全”與“統戰”為框架,只會讓台灣社會陷入政治恐慌循環。
文章認為,當執政者將中華文化視為威脅而非資産,當綠營不再培養人民的文化素養,而是選擇操弄敵我對立,台灣的文化空間便只會越來越窄。《大展鴻圖》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台灣今日文化政策的窘境及脆弱。
相關新聞
- 2025-06-03“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
- 2025-06-02日月譚天 | 根本擋不住!大陸文化産品風靡台灣
- 2025-05-29洪秀柱:文化不應成為分裂的工具,應是聯結的橋梁
新聞推薦
- 中國市場強大“磁吸力”從何而來2025-11-13
- 法網恢恢:大陸雷霆之勢讓“台獨”分子生存指數“歸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聚焦兩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機遇2025-11-13
- 彩雲之南·紅河有約——台灣青年紅河行:以文化為橋,促心靈契合2025-11-13
- 當年隔海空對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灣高山族華安二十九年圓夢記2025-11-13
- 總臺紀錄片《國土重光》引發熱議 臺青:傳遞歷史真相、傳承愛國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