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近年來,不少遊客逛博物館除了親眼看到鎮館之寶,還要購買各種能吃、能玩、能看、能送人的文創産品。據國家文物局發佈的報告,2024年全國博物館共推出4.3萬個陳列展覽,同比增長1.53%;文創産品銷售收入34.28億元,同比增長63.7%。這些文創産品為什麼能受到遊客青睞?博物館裏究竟隱藏著哪些穿越古今的“生意經”?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在四川成都博物館,遊客們直奔鎮水神獸石犀等鎮館之寶。在飽覽這場文物“饕餮大餐”後,不少遊客專程來到五樓咖啡廳,打卡風味獨特的新川式咖啡。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其中,一款石犀造型的慕斯蛋糕,正是以鎮館之寶“鎮水神獸石犀”為原型創作的。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據了解,成都博物館以石犀為原型和靈感來源的各類文創産品和食品共推出6大類450款。在這些産品中,石犀盲盒脫穎而出,已累計創收302萬元。為了讓陌生的文物石犀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石犀盲盒設計師曾舟還把石犀與熊貓、火鍋、變臉等四川文化元素相融合,並採用了年輕人最流行的消費方式。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近年來,成都博物館圍繞館藏文物研發了上千款文創産品,文創收入逐年增長,2022年營業額939萬元,2023年猛增到3565萬元,2024年達到5147萬元。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裏,文博圖書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沉睡數千年的三星堆遺址一醒驚天下,一件件珍寶的背後,都充滿了未解的謎團,而這些文創書籍,成為人們試圖解開未解之謎的鑰匙。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作為文創圖書的出版方,也因為博物館熱的興起,迎來了新的機會。文博圖書將學術資源轉化為大眾可感知的內容産品,不僅激活了出版市場,還能反哺文旅經濟,形成從IP開發到知識傳播再到商業變現的閉環。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除了精神食糧,三星堆博物館的餐飲區還新推出文創冰激淩,引得遊客們紛紛購買,打卡留念。三星堆的文創冰激淩共有三款,分別是“大立人”抹茶冰激淩、“金面罩人頭像”香草冰激淩和“青銅大面具”巧克力冰激淩,都是以館藏代表性文物為原型研發的。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一個小朋友的童言稚語,一語道破了文創冰激淩的創意核心,吃的是文物,回味的是文化。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自2020年以來,三星堆博物館採用自研和聯合開發兩種方式累計開發文創産品2700多款,目前在售産品1800款。五年間,銷售收入持續爆髮式增長。

 

三星堆博物館文化産業部部長林維介紹,2020年剛起步,銷售額大概300萬至400萬元;2021年到了3000多萬元,差不多是前一年的十倍;2022年突破了1億元;2023年是1.5億元;去年接近2億元。

 

在安徽博物院的餐廳裏,可食用的文創美食格外受歡迎,其中一款以 “鄂君啟金節” 命名的提拉米蘇蛋糕,勇奪“銷冠”。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鄂君啟金節誕生於兩千多年前,推動了區域物資流動,它所蘊含的經貿思想與現代社會推動經濟一體化的理念一脈相承。因此遊客們在參觀鄂君啟金節,聆聽它的故事後,購買文創産品時,帶走的不僅是物件,更是這份思想共鳴。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在2024年6月,安徽博物院發佈了一則公告,面向全國公開招募文創合夥人。招募文創合夥人給安徽博物院帶來了爆款産品,創造了更多收益,也創新了文創産品開發模式。

 

“圈粉”又“吸金” 博物館創意文創産品交出億元答卷

 

安徽博物院副院長 鄭道春:文創收入去年是1500多萬元,文創産品開發的種類達到了455種。

 

如今,文博之美既綻放文化光彩,又收穫市場青睞,真正做到既“圈粉”又“吸金”。遊客們購買文創産品,實則是在為文化共鳴付費,為沉浸體驗埋單。而博物館通過文創産品的開發與售賣,不僅為自身注入了可持續的經濟活力,更讓遊客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鮮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