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吳壁遺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遺存發掘資料公佈

2022—202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西吳壁遺址IE5等區發現較為豐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遺存。

 

21世紀初開展的區域系統調查結果顯示,西吳壁仰韶文化遺存主要分佈在遺址東南臨近衝溝的區域。2018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又進行了多次細緻調查,在遺址南部邊緣等區域採集到仰韶文化遺物,從而更新了對遺址仰韶遺存分佈範圍的認識,確知其範圍東、南、西可抵衝溝,北至IE5等區,面積不小于30萬平方米。

 

西吳壁遺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遺存發掘資料公佈

△西吳壁遺址仰韶文化遺存分佈圖(上為北)

 

西吳壁遺址2022年以來發掘所獲仰韶遺存主要器類包括退化的重唇口尖底瓶、喇叭口瓶、斂口圓腹缽、折沿盆、鴨嘴形帶流盆、筒形深腹罐、盆形鼎、斂口甕、折腹豆、鏤空高足豆盤、花邊頂器蓋等。上述器型在西王村仰韶晚期、靈寶澗口一期、垣曲古城東關四期、垣曲小趙仰韶晚期、仰韶村1980年第三次發掘、仰韶村2020年第四次發掘中均可找到同類器物。其文化類型當屬以西王村為代表的豫西晉南地區仰韶晚期“西王類型”。

 

西吳壁遺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遺存發掘資料公佈

△西吳壁遺址出土部分仰韶陶器

 

西吳壁遺址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處在“軹關陘”交通要道上,向北翻越紫金山是臨汾盆地,向東南經垣曲盆地可以通往中原腹地,是溝通晉南、豫西兩大地理單元的重要交通節點。這一區域以往發現的仰韶晚期遺存較少,文化面貌並不清楚。西吳壁仰韶聚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同時期晉南乃至中原地區較大的區域中心聚落,其中所見遺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意義。初步研究表明,西吳壁仰韶晚期遺存的文化面貌與以往在豫西、晉南所見者基本一致,並且與垣曲盆地同時期遺存更為接近。這些發現和認識填補了學術空白,為深入研究晉南乃至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面貌,探究仰韶文化在西王類型階段的衰落,及其受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總臺記者 岳旭輝 董琪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