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不是美國分攤責任和做交易的籌碼

外媒近日爆料,美國國防部正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態“在中美臺海戰爭中將扮演什麼角色”。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是美國拿來“分攤責任”和做政治交易的籌碼。這些讓盟友看起來頗為意外和粗魯的發難,表明美方正走上甩鍋引戰、“遏華阻統”、“棄臺”牟利的邪路。

 

拉小圈子分攤“以臺遏華”責任實為綁架嫁禍

 

五角大樓年初的《國防戰略中期指導》首次將“阻止武力奪臺”與“美國本土防禦”並列,視為“國防戰略的最緊迫情景和最優先目標”,但美國不打算單打獨鬥、傾盡所有。美國一方面鼓吹“臺海阻統”是護持美印太霸權的重心,另一方面強調“低成本遏華阻統”,從外部拉來“風險投資人”和“風險接盤俠”。美國極力甩鍋、綁架和嫁禍盟友夥伴,鼓吹重塑“防衛責任分擔機制”,藉口美將戰略優先轉至印太,脅迫其亞太盟伴圍繞“阻止奪臺”情景強化備戰。

 

為此,美國國防部高層多次對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等國當面遊説,極力渲染臺海衝突“迫在眉睫”,大肆販售“中國統一威脅論”,試圖將所謂“遏華阻統責任”強加給各國分擔。這不僅包括軍費暴增、強化戰備的物質投資和顯性成本,也包括損害外交主權和對華關係,惡化臺海及區域安全環境,甚至是戰爭威脅等不可預測的風險。

 

美國甩鍋嫁禍找不到理想的接盤俠

 

美將日、澳視為“遏華阻統同盟鏈”的關鍵節點,但兩國卻拒絕“預先承諾參與任何衝突”,強調自身“主權優先”,不支持對臺採取“任何單邊行動”,還反批美國自己“對臺也沒有承諾”。

 

近日,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訪華時表示,澳方十分珍視對華關係,澳中關係發展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於地區穩定繁榮,澳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日本外相岩屋毅亦重申日本對華涉臺立場沒有改變。

 

這似乎表明,美國引以為豪的“安全體系”只是鬆散的“烏合同盟”,在對華問題上遠沒有與美國同氣連心。一方面,虛假的“中國統一威脅”敘事很難引起共鳴,中國正以越來越可信的實踐表明,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機遇,只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另一方面,美國盟伴也非常清楚,“作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作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美國優先”口號下的對外政策,本質是自私逐利的零和博弈,是以鄰為壑的禍水東引。在美西方內部因關稅貿易衝擊和意識形態分歧陷入巨大內耗,美國政治信用不斷被揮霍敗壞之時,美國想用“臺海衝突”“中國威脅”作為轉移話題、收斂人心的幌子,讓盟伴充當其霸權護持的炮灰,很難有市場。

 

美國沒有資格炒作“棄臺”交易

 

不難看出,美國在涉臺問題上正逐步發展出一套新邏輯:首先,承認中國崛起統一不可避免,對臺定位改為“重要但非生死攸關的利益”,美核心利益是亞太海上霸權,埋下放棄和“交易台灣”的大前提。其次,要快速變現美在臺海的各類利益。美國政府不顧吃相加快榨臺窮臺,攫取臺半導體産供鏈,放話“決不能讓臺積電完璧落入中國手中”,實際上就是對“中國完成統一後”的情景做準備。再者,劃分“勢力範圍”、犧牲盟伴並保障自身安全和相對收益——美國在臺海這套追求低成本、低風險和高收益的策略打法,本質上是“棄臺交易”的戰略前奏。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任由美國擺布的籌碼。一方面,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果實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國維護國家主權、拒止外部干涉,推進祖國統一的意志與能力堅不可摧。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而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這決定了中美圍繞臺海博弈的兩強相撞,美國必然是退縮一方。

 

美國想要拿台灣問題無中生有、憑空造牌在亞太搞引戰、對盟友搞脅迫,對中國搞訛詐,既沒有什麼道義與法理支撐,更有悖于深化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與世界大勢,只能在當前國際現實中四處碰壁、自討沒趣。美國的黃粱美夢,該醒醒了!

 

(作者 劉匡宇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