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大罷免”完敗,遭台灣主流民意唾棄!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8-24 23:05:0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針對台灣民意代表的“大罷免”8月23日進行第二輪投票,7項“罷免案”全數未通過。此前7月26日的首輪25項“罷免案”也均未通過。折騰了大半年的“大罷免”終於塵埃落定,民進黨以慘敗收場。
所謂“罷免”,本是通過投票程式免去不稱職官員或民意代表的職務。但民進黨當局煽動“民間團體”發動的這場“大罷免”,卻是為實現其“一黨獨大”野心而挑起的政治惡鬥。
目前,台灣地區立法機構有113席民意代表,民進黨以51席居於少數。為通過補選增加民進黨席位,扭轉“朝小野大”劣勢,擺脫藍白陣營制約,民進黨當局策動了針對31名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及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罷免行動。
根據台灣地區相關規定,罷免須依序完成提案、連署與投票三階段。自2024年底,民進黨陣營便開始陸續對中國國民黨民代提出“罷免案”,並於2025年2月至5月間完成兩階段連署。臺當局選務機構經審查後,公告了成立的“罷免案”。
據臺媒報道,單一區域民意代表“罷免案”至少需花費1700萬元(新台幣,下同),大選區則需約2000萬元,這些費用最終都將由民眾買單。可他們真正的訴求是,擁有安寧的家園,台灣回歸發展的正軌,高房價、薪資停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儘快得到解決。
賴清德上臺以來,漠視民意、一意孤行,將心力投注在選戰、清算、鬥爭,製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綠色恐怖”,大肆宣揚“新兩國論”,破壞兩岸關係,並且不斷加大對美軍購、用臺積電討好美國,面對美方高關稅無原則退讓,早已與民眾關切脫節。尤其是他在所謂“團結十講”中發表“打掉雜質”等激進言論,更使藍白陣營及中間選民凝聚出“對抗賴清德”、反對“大罷免”的共識。
“罷免案”通過的門檻是: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達原選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7月26日的計票結果顯示,相關選區的不同意罷免票均多於同意票。
不過,民進黨當局在遭遇“25比0”的挫敗後,並未聽取民意對其執政的不滿,反而繼續強硬推動第二輪罷免,被島內輿論質疑是要將罷免工具化,引起民眾反感。因此,8月23日“大罷免”第二輪投票中,不同意罷免的票數一路領先。
兩輪“大罷免”落幕,中國國民黨守住全部席位,民進黨“大罷免”大失敗。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曲兆祥在梅花新聞網發文分析指,“大罷免”這種政治舉動只能在民進黨同溫層裏運行,並不能得到全臺大多數選民的接受。
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所言,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表示,繼7月26日首輪投票後,台灣民眾再次對民進黨打壓異己、撕裂社會的惡鬥鬧劇説“不”。
有台灣學者認為,罷免結果亦表明民進黨當局的“抗中”牌逐漸失效,推動兩岸逐步恢復正常、雙向、多元的交流是當務之急。多位反罷成功的台灣民意代表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徹底檢討,切實改善經濟民生。
有專家提醒,民進黨“大罷免”雖然一敗塗地,但賴清德不會收斂。未來他會繼續在“追殺”在野力量和破壞兩岸關係上“狂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繼續沉溺于政治惡鬥、撕裂台灣社會,且看打著“民主”旗號實行“綠色威權”的民進黨當局將如何被民意洪流滌蕩。
相關新聞
- 2025-08-24日月譚天 | “大罷免”再敗,賴清德遭遇島內民意大暴擊
- 2025-08-24國臺辦發言人就臺民意代表“大罷免”第二輪投票結果答記者問
- 2025-08-23“大罷免”第二輪投票結束 國民黨完勝
- 2025-08-18“大罷免”大潰敗加劇綠營分裂
新聞推薦
- 閱兵彰顯的大國榮光 兩岸同享2025-09-05
- 黑土地上的紅色記憶被喚醒2025-09-05
- 在鄂臺胞熱議九三閱兵:和平是人心所向 和平發展的大勢不可阻擋2025-09-05
- 在渝臺胞熱議九三閱兵: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 與有榮焉2025-09-05
- 鄭州市臺聯、民革鄭州市委會組織臺胞臺屬集中收看九三閱兵2025-09-05
- 滎陽市臺辦組織臺胞臺屬參訪革命故居 董天知將軍親屬現場講解點燃愛國情懷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