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建設提速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將有序擴大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8-26 11:41:0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正式對外公佈,推動建設一個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
目前,中國已建立重點排放單位履行強制減排責任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激勵社會自主減排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按照新出臺的《意見》,中國將堅持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 陶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有計劃分步驟擴大實施範圍、擴展參與主體,營造更加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努力實現碳排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推動傳統産業深度轉型,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激發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內生動力,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重要支撐。
按照《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到202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額總量控制為基礎、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成誠信透明、方法統一、參與廣泛、與國際接軌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形成減排效果明顯、規則體系健全、價格水準合理的碳定價機制。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將有序擴大
按照這次出臺的《意見》,中國將根據行業發展狀況、降碳減污貢獻、數據品質基礎、碳排放特徵等,有序擴大覆蓋行業範圍和溫室氣體種類。
《意見》提出完善碳排放配額管理制度。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碳排放配額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特點、低碳轉型成本等,明確市場中長期碳排放配額控制目標。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 陶冶: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及碳排放雙控要求,處理好與能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民生保障的關係,科學設定配額總量,逐步由強度控制轉向總量控制。
根據《意見》,到2027年,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優先實施配額總量控制。穩妥推行免費和有償相結合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償分配比例。建立配額儲備和市場調節機制,平衡市場供需,增強市場穩定性和流動性。合理確定用核證自願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的比例。
相關新聞
- 2025-07-17從“參與者”到“賦能者” 中國如何重塑全球産業鏈?
- 2024-07-30碳市場啟動滿三年 累計成交量4.65億噸
- 2024-07-24亞洲最大二氧化碳直接空氣捕集裝置通過驗證
新聞推薦
- “期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紀念大會引發台灣島內輿論關注2025-09-04
- 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現場觀禮:祖國強大是我們的自豪2025-09-04
- 共護和平、共創復興——在湘臺商臺胞熱議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2025-09-04
- “孝”牽兩岸情——台灣桃園基層民眾參訪團來鄂開展文化交流活動2025-09-04
- 從北京到台北,一首《松花江上》傳唱兩岸八十載2025-09-04
- 三十余載隔海相思 一天助力臺胞圓夢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