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創新實現多項全球第一!“十五五”該怎麼做?一文讀懂→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9-19 15:47:5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多個世界第一!
“十四五”時期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國家綜合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10
1
科技投入持續增加
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準;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2
基礎研究水準進一步提升
基礎研究經費達2497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高水準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
3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壯大
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研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領軍企業加快培育成長。
4
區域科技創新呈現良好態勢
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深圳-香港-廣州躍居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漢、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5
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躋身世界前10
“十四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加速融合,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建成460萬個5G基站
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10年全球第一
⭐️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1
高端裝備領域
中國自主研發“京華號”16.07米超大直徑盾構機已在工程中成功應用;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
2
先進製造領域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賦能傳統製造向智慧製造邁進,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全球第一,佔比超40%。
3
信息領域
中國已建成約460萬個5G基站,技術和用戶數保持全球領先,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升級發展。
4
新能源領域
持續打破光伏晶硅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連續4年超過1億千瓦;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4000萬輛,産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
⭐️未來産業方面,中國超前佈局人工智能、腦機介面等前沿技術,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1
人工智能領域
國內涌現出多個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準確率突破95%,打造百餘個標杆應用場景。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整機技術實現突破,多模態感知、大腦-小腦模型等關鍵技術取得進展,促進了與具身智慧的深度融合。
2
腦機介面領域
已幫助截癱患者開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復光感;
國産腦起搏器已實現全面商用,在8個國家400家醫院開展植入,臨床已幫助3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運動功能。
國家科學數據中心數據總量
較“十三五”末期增長5倍
1
重大設施
“中國天眼”等一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成並陸續産出成果。
2
數據資源
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數據總量超過270PB,較“十三五”末期增長5倍。
3
生物種質
保有量全球領先,包括550余萬份動植物種質、60萬株微生物菌種。
4
儀器共享
14.7萬台(套)單價5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納入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如何推進“十五五”科技強國建設?
1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圍繞國家戰略亟需超前謀劃佈局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持續增加高品質科技供給。
2
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帶動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
3
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
強化科教協同育人和産學研融合用人,在重大科研任務中培養造就一流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構築人才競爭優勢。
4
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聯動,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功能,健全國家科技評價制度,構建有利於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和潛能的創新環境。
5
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繼續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積極發起和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相關新聞
- 2025-09-16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水準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 2025-09-12中國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 2025-09-10綠水青山裏的新機遇 首批5個國家公園近5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聞推薦
- “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揭示歷史前進的必然邏輯2025-09-19
- 民進黨當局鼓噪“台灣地位未定論” 國臺辦:拙劣伎倆絕不會得逞2025-09-19
- 臺胞盼島內上映《731》喚世界警醒2025-09-19
- “台北快輪”迎1000航次里程碑2025-09-19
- 民進黨高官否認“台灣光復節” 台灣輿論痛斥:看看日本收不收你?2025-09-19
- 勿忘歷史!沒有人能平靜地看完電影《731》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