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陜西省渭南市開幕

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陜西省渭南市開幕

 

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開幕式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中國台灣網渭南市白水縣9月24日訊(記者 匡偉豪) 漢字載道,墨韻飄香。2025年9月24日,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隆重開幕。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台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楊渡,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齊永剛,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紀鳴輝,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調研員尹為民,陜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一級調研員、省海峽兩岸交流合作促進會副會長侯典政,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李雲飛,渭南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濤,以及來自海峽兩岸的50余位書法、篆刻、雕塑藝術家代表出席。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冷柏青,台灣藝術大學原副校長林進忠分別代表兩岸參展藝術家致辭。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宣佈展覽開幕。

 

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陜西省渭南市開幕

 

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開幕式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兩岸漢字藝術節”系列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台灣中華文化總會共同創辦,自2010年在大陸舉辦以來,已在大陸和台灣輪流舉辦十四屆。本屆活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台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渭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陜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作為指導單位,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白水縣人民政府、陜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本屆兩岸漢字藝術節設“字聖韆鞦——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書法篆刻雕塑作品展”,以古柏為創作主題,集中展示來自兩岸的書法、篆刻、雕塑名家作品200余件,兩岸青少年作品100余件;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藝術家筆會,邀請兩岸與會學者及藝術家代表進行創作交流;並在渭南師範學院舉辦專題藝術講座,旨在擴大漢字傳承影響力,讓漢字在青年一代中綻放新的光芒。

 

漢字,是刻于甲骨的文明密碼,是書于《富春山居圖》的文脈注腳;承載著《詩經》的婉轉、《楚辭》的求索,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兩岸漢字藝術節”作為兩岸交流的璀璨名片,將繼續承擔兩岸文化與民族情感溝通的橋梁。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