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聆聽跨越80年的詩聲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10-23 11:37:53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記者 朱賀
“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忘記如何流淚……”10月22日晚,新北市中和小學合唱團的童聲回蕩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80年前,同一個空間,舉行了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朗朗誦讀聲中,仿佛有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光復節前夕,台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在此舉辦“讀給台灣的詩——台灣光復80週年詩歌朗誦會”。從丘逢甲、賴和到當代青年詩人,寶島80年間的波瀾、脈動由朗誦者娓娓道來。
“在這個特別的場所追懷過去,是希望大家莫忘歷史。”該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説,詩歌是最能承載情感的文學形式,透過詩聲回顧歷史,感受土地,能讓不同世代在共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
台灣少數民族歌手雲力思以一首泰雅古訓為朗誦會開場。“要和平相處,在這塊我們踩著的土地上……”先祖的呼喚在口簧琴的震顫中翩然而來。
從花蓮新城、屏東恒春到南投仁愛鄉霧社,從泰雅人、阿美人再到太魯閣人、賽德克人……1895年以來,台灣少數民族同胞捍衛家園、奮起抵抗的抗日行動此起彼伏。
“數一數我們所受痛苦,誰都會感到無限悲哀!兄弟們!來!來!舍此一身和他一拼!”台北市長蔣萬安朗誦的《南國哀歌》(節選),是台灣詩人賴和為紀念霧社起義而作。日本殖民時期,賴和高揚中華民族意識,以筆為劍對抗殖民者的壓迫,和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等先驅一道,掀起了一場保存中華文化、喚醒民族意識的抗爭。
“人哀抗戰乏祀儀,復哀戰史無人知。”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特別朗誦了文化界人士張大春新作《抗戰勝利80年雜言古一首》。
當兩岸各界舉行各種活動以紀念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民進黨當局卻極度冷淡,無所作為。“當局不做的,我們做;當局丟掉的歷史記憶,由我們來傳遞。”管中閔接受中新社等媒體採訪時説,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直接結果,對台灣民眾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理應紀念。
“兩岸間有許許多多的個體故事可以彼此訴説。這些對人的理解,帶有溫度和情感,有時比政治的語言更能抵達人心。”台灣作家楊渡表示,希望以詩歌、文學召喚民眾的歷史記憶,重新建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情感聯結,找回台灣真正的、不被政治所蒙蔽的歷史。
當晚光復廳座無虛席。台灣作家黃碧端被少年的合唱打動。她説,“他們身上寄託著我們的期待。”
“讀書時遇到光復節放假,大街小巷都在慶祝。後來假日取消,大家漸漸把節日當作平日看待。”台北市民劉明芳説,透過這些詩歌,“我重新找到光復的喜悅。”
劉明芳12歲的女兒陳晴姿曾因校園課程到光復廳參觀,當晚的朗誦會讓她對歷史有進一步了解。陳晴姿説,“光復節應該被人們記住。”
相關新聞
- 2025-10-23“我是台灣人,我不當亡國奴”——全國臺聯前副會長鄭堅父子的抗日及台灣光復往事
- 2025-10-23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在台北舉行 與會者吁樹立正確史觀
- 2025-10-23共同銘記歷史 共襄民族復興——寫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
- 2025-10-22國臺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將邀請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新聞推薦
- 港珠澳大橋開通7週年 客流量超9300萬人次2025-10-23
- 韌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讀中國經濟“三季報”2025-10-23
- 共同銘記歷史 共襄民族復興——寫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2025-10-23
- 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在台北舉行 與會者吁樹立正確史觀2025-10-23
- 兩岸觀察丨台灣問題由何而來?2025-10-23
- 臺青談台灣光復80週年:駁斥“台獨”史觀,守護中國人認同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