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血脈連枝江 八旬臺胞劉宗達終圓尋親夢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11-06 12:57:0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11月6日訊 “父親一直告訴我,他是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人,但他一生都沒能回來……”10月23日,一條由臺胞劉宗達先生與兒子劉久年發佈的尋親視頻在抖音平臺引發關注。視頻中,劉家人展示了憑回憶手寫的劉氏族譜,深情訴説對故鄉枝江的思念,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也迅速引起了河南省枝江市臺辦的重視。

臺胞劉宗達先生帶著兩個兒子回到故鄉。(中國台灣網發)
1949年,劉宗達的父親劉成鈞帶著家人遠赴台灣,七十余載光陰流轉,劉成鈞始終惦念著長江畔的故土,但因歷史和身體等種種原因未能在生前踏上歸途。今年10月,年事已高的劉宗達與兒子劉久年通過短視頻發出尋親呼喚,希望找到百里洲鎮的根脈親人。
枝江市臺辦在發現視頻後,第一時間與劉家人取得聯繫,啟動尋親工作。由於劉成鈞先生是三代單傳,直系親屬線索寥寥,加之年代久遠、地名變遷,尋親工作困難重重。臺辦工作人員走訪檔案部門、聯絡村鎮幹部、查詢族譜資料,輾轉多方求證,最終通過宗族脈絡找到了與劉家同源的族親。儘管未能聯繫到直系後人,但這段跨越時空的宗族情誼已彌足珍貴。

臺胞劉宗達先生回到故鄉。(中國台灣網發)
11月3日,秋陽和煦,劉宗達先生帶著兩個兒子終於踏上了魂牽夢縈的故鄉土地。在枝江市臺辦的陪同下,他們與素未謀面的族親相聚。雙手緊握的瞬間,鄉音與淚水交織,劉先生哽咽道:“帶著我父親的遺願,終於來到了這裡,我太開心了……”隨後,一家人前往百里洲鎮原劉氏宗祠舊址,站在曾經寄託家族記憶的土地上,劉家人對著長江呼喊:“我們回來了!”
江水悠悠,故土情深。劉宗達一家的故事,正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生動注腳——只要根脈不斷,再遠的距離,也阻不斷歸家的路。(中國台灣網湖北省枝江市臺辦通訊員 / 朱玲)
相關新聞
- 2025-10-16福馬“同城生活圈”再提速:黃岐口岸臺胞一小時領取臨時駕駛許可
- 2025-10-17黃陂臺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學,資助300余萬元惠及2600名家鄉學子
- 2025-09-23多地臺胞觀看電影《731》 感嘆“補上了珍貴歷史課”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看“進博魅力” 透過亮眼“成績單”感知中國經濟蓬勃“脈動”2025-11-11
-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行——共擔民族大義 共促祖國統一2025-11-11
- 贛臺薈·第二屆贛臺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網絡投票正式開啟2025-11-11
- 閩臺兩地生態成果展在福州啟動 “神話之鳥”見證十七載攜手護飛路2025-11-11
- 以武會友 共傳薪火——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達州舉行2025-11-11
- 台灣青年走進金水區鄭州記憶油化廠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