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聲越海峽 滬臺金秋音樂會在上海奏響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11-18 11:56:3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范宇斌)16日晚,“兩岸一家親 博愛匯同心”——華燦·2025滬臺金秋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上海中山文化交流協會、上海音樂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以樂為橋搭建起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讓中華文化之美在音符流轉中深深紮根。這也是民革上海市委會成立70週年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
音樂會在電子管風琴二重奏《節日序曲》的動人旋律中拉開序幕,演出分為“山河親,博愛情”“匯同心,中華興”兩個樂章。來自上海音樂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上海中山文化交流協會的大陸音樂人與來自台灣高校及音樂團體的青年音樂家同臺獻藝。
本場演出融合器樂、聲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深情演繹《黃河頌》《阿里山的姑娘》《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我的中國心》等兩岸同胞耳熟能詳的曲目,表達兩岸音樂家對民族文化歷史的共鳴、對兩岸血脈親情的眷戀。精心編排的巴揚二重奏《伏爾加變奏曲》、歌劇《蝙蝠》《茶花女》選段等世界名曲,更讓在場聽眾享受了一場高水準的藝術盛宴。
“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歌聲總能觸動心底的感動。”台灣歌唱家蒲孝慈受訪時説,《阿里山的姑娘》在大陸廣為人知,很多朋友都會唱,希望通過這些旋律搭建情感橋梁,讓兩岸同胞在共同的文化記憶中産生共鳴,也把獨特的台灣文化帶到上海,讓兩地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火花。
自2023年以來,上海民革組織與滬臺兩地高校合作的金秋音樂會已連續三年如期上演。
民革上海市委會副主委翟駿表示,民革上海市委會長期致力於對臺交流事業,以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為懷,全力搭建民間交往的堅實橋梁,希望以音樂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滬臺兩地在音樂方面的交流合作,也期待兩岸青年以樂為緣,多往來、多交流、多交心,共同促進兩岸文化融合發展。(完)
相關新聞
- 2025-11-17台灣青年學者台北共議和平統一實踐路徑
- 2025-11-17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吸引173家臺企參展
- 2025-11-14宋濤會見張榮恭一行
- 2025-11-14《台灣文獻彙刊三編》發佈和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聞推薦
-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聯合公報2025-11-19
- 中方代表:日本毫無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25-11-19
- 外交部:如果日方一錯再錯,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嚴厲堅決的反制措施2025-11-19
- 宋濤會見台灣工業總會參訪團2025-11-19
- 國臺辦:11月20日起大陸可簽發一次有效臺胞證的口岸數量增加至100個2025-11-19
- 台灣學者:高市妄言乃刻意搞事 實屬惡劣2025-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