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聯外通 聚力賦能——香港助力全球航運業脫碳轉型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11-19 16:00:23 | 來源: 新華社 |

11月17日,2025世界航商大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新華社發 譚佳銘 攝
2025世界航商大會18日在港閉幕,全球航運産業鏈政企代表、專家圍繞貿易壁壘、碳排放管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度研討。與會人士指出,面對脫碳規則協同不足、地緣危機衝擊運營、海員緊缺制約發展三大核心難題,對話與合作是航運業的破解之道。
與會人士期待,香港能憑藉自身獨特優勢,在內聯外通、綠色轉型、開放合作三大維度持續發力,既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航運業提供穩定“錨點”,也為塑造公平、開放、協作的全球航運貿易新格局注入香港力量。
內聯外通 優勢賦能
瑞典阿法拉伐(中國)有限公司區域業務經理謝卡潘·坎南説,其多數客戶均通過香港對接,充分體現了香港內聯外通的門戶作用。香港不僅在IPO業務上優勢顯著,更憑藉緊鄰內地的地理區位、優質投資環境、先進技術、高傚法律體系及充足人才儲備,疊加內地豐富的産業資源,成為銜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核心樞紐。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享有普通法制度、低稅制、自由港地位等獨特優勢,吸引全球航運企業紮根。香港已連續六年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位列第四,集聚了超過1200家港口及海事相關企業。香港船東會主席班加表示,香港依託“一國兩制”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全球航運之都前景光明。
金融與專業服務的加持,讓香港的樞紐作用愈發凸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IPO融資、綠色債券等領域的能力,為航運業發展提供了資本支撐。德國船東協會首席執行官馬丁·克羅格説,內地有望成為全球主要替代燃料生産地之一,而香港的金融優勢能為這種産能轉化提供保障,這種“內地産能+香港金融”的組合,是其他地區難以複製的競爭力。
作為全球知名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法律樞紐,香港匯聚銀行、船東、保險公司等全産業鏈主體及利益相關方。挪威海事保險集團加爾德的首席執行官羅爾夫·托雷·羅佩斯塔德表示,香港製定商業規則兼顧各方訴求的務實性,使其在全球規則碎片化背景下,具備成為海事規則協調者的天然優勢。同時,香港能考量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訴求,在國際規則制定中可發揮建設性作用。
聚焦綠色 實幹破局
面對航運業脫碳必答題,香港以務實行動推進港口綠色轉型,已加注近20萬噸綠色燃料、即將啟動甲醇加注,併為構建綠色航運走廊做準備。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即便國際海事組織減排框架推進有所延遲,香港已通過《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明確了清晰的實施路線圖與目標,穩步邁向國際海事組織提出的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
法律政策先行,為綠色轉型掃清障礙。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成員劉洋表示,香港去年已修訂條例,將船用加注燃料從傳統燃油拓展至液化天然氣、甲醇等綠色燃料,實現法律層面鬆綁;香港海事處推出“綠色優惠計劃”,以財政激勵為抓手,對達標香港註冊船舶給予費用減免,體現了對業界需求的敏銳感知與積極配合。
“政府與業界良性合作是香港綠色轉型的核心思路:政府先聆聽行業聲音,再通過搭建平臺、完善配套措施提供保障,而業界提前佈局響應,最終推動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劉洋説,特區政府不僅主動騰出特定土地招募企業建設各類燃料儲存設施,更從政策引導、監管優化、稅收優惠等維度,為新能源的運輸、加注、貿易提供全流程支持。
英國克拉克森公司高管賈爾斯·萊恩表示,香港作為航運流量大、需求旺、産業鏈完備的核心燃料補給區,其綠色基礎設施的落地正將低碳轉型潛力轉化為現實動能。
開放協作 共拓未來
與會業界人士強調,航運業的全球屬性決定其脫碳進程必須打破區域壁壘、實現全球協同。香港正以開放姿態構建內外聯動的合作網絡,在區域協同、內地聯動、國際合作與規則協調中,為航運業脫碳貢獻力量。
2024年4月,馬士基在洋山港進行中國港口首次大型甲醇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船到船”加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宣佈,香港已與內地的廣西和大連,以及智利的聖安東尼奧港,建立“夥伴港口”關係。
陳美寶認為,香港需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港口優勢互補、協同發力,如與深圳鹽田港聯動對接成都、重慶等內陸貨物,鹽田港側重歐美航線,香港則聚焦東南亞等區域航線。
馬丁·克羅格表示,香港的金融優勢可與內地替代燃料産能構建“生産—融資—應用”鏈條,並通過其門戶作用連接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謝卡潘·坎南則期待香港發揮國際航運中心作用,牽頭法規制定、商事調解,推動行業協作從共識落地為行動。
在全球規則協調過程中,面對排放監管體系多重疊加、國家碳稅機制差異等區域規則衝突風險,SeaQuest船舶管理公司行政總裁盛高偉強調,對話、合作與信任是化解分歧的關鍵。他期待香港依託自身區位優勢和發展定位,推動在港國際組織、跨國機構、國際航運企業等産業鏈上下游主體參與全球減排行動,在綠色航運轉型的全球協作中傳遞確定性,貢獻香港力量。
新華社香港電 王昕怡、林迎楠、郭辛
新聞推薦
-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聯合公報2025-11-19
- 中方代表:日本毫無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25-11-19
- 外交部:如果日方一錯再錯,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嚴厲堅決的反制措施2025-11-19
- 宋濤會見台灣工業總會參訪團2025-11-19
- 國臺辦:11月20日起大陸可簽發一次有效臺胞證的口岸數量增加至100個2025-11-19
- 台灣學者:高市妄言乃刻意搞事 實屬惡劣2025-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