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布望遠鏡發現早期宇宙超大品質黑洞

韋布望遠鏡發現早期宇宙超大品質黑洞

△研究人員探測到來自CANUCS-LRD-z8.6這一遙遠星系的光線,分析表明星系中存在一個正在吸積的黑洞。

 

歐洲航天局日前報告説,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僅約5.7億年後,某個星系中就存在一個正在活躍生長的超大品質黑洞。這一發現將進一步揭示黑洞與星系起源的關鍵機制。

 

借助韋布的近紅外光譜儀,國際研究團隊探測到來自CANUCS-LRD-z8.6這一遙遠星系的微弱光線。對該星系關鍵光譜特徵的分析表明,星系中存在一個正在吸積的黑洞,且黑洞正在快速增長,速度遠超預期。

 

光譜數據顯示,這一星系本身十分緻密,尚未産生大量重元素,證實其為處於演化早期的星系。星系中的氣體受到高能輻射的強烈電離,並呈現快速繞中心源旋轉的跡象,這些是正在吸積的超大品質黑洞的關鍵特徵。

 

引人注目的是,在這個星系中,與恒星品質相比,其黑洞品質過大,表明在早期宇宙中黑洞增長速度可能遠快於其宿主星系的增長。

 

天文學家此前觀察到,超大品質黑洞的品質與其宿主星系存在關聯:星系長得越大,其中心的黑洞也變得越大。但研究團隊説,此次觀測結果挑戰了這一觀點,表明在早期宇宙中即使在相對較小的星系中,黑洞也可能已經形成並開始加速增長。這為研究星系、黑洞的形成及其關係開闢了新的視角。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