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前後發射“月閃”探測器 香港將向月球進發→

近日,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蘇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十五五”期間,香港將繼續深度參與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天問三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此外,香港將向月球進發,在2028年前後發射“月閃”探測器,觀察月球上的流星。

 

2028年前後發射“月閃”探測器 香港將向月球進發→

 

“十五五”時期,中國航天事業邁入新階段。蘇萌表示,在這一國家戰略背景下,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國家重大航天任務,並展現出強勁的科研實力與戰略價值。

 

蘇萌詳細介紹了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參與中國探月、探火計劃的情況。

 

他透露,港大實驗室正與國際月球觀測協會合作,為嫦娥七號聯合研製ILO-C小型廣角光學望遠鏡相機,預計2026年隨任務發射,用於從月球拍攝銀河系。實驗室還聯合深圳大學與COSPAR(空間研究委員會)共同推進天問三號載荷研製。未來五年,實驗室將開設“新太空經濟”碩士課程,加強與內地及海外太空中心的合作,並可能深度參與月球科研站相關觀測設備研發與數據研究。

 

2028年前後發射“月閃”探測器 香港將向月球進發→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正籌劃于2028年前後發射香港首顆月球軌道探測器——“月閃”。

 

蘇萌透露,“月閃”旨在“觀察月球上的流星”。“所謂‘月閃’,就是月球因微隕石撞擊産生的暫態光學現象。”蘇萌説,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此類觀測對地月空間環境評估及未來人類月面活動安全都至關重要。目前,全球尚無專門的環月觀測設備,香港的“月閃”任務有望填補空白,極大提升香港在國際深空探測領域的影響力。

 

蘇萌透露,“月閃”任務將由香港和內地聯合進行。其中,探測器的望遠鏡將在香港本地製造,航天器設計也在香港開展,具體製造與測試將在內地聯合多家機構完成。至於運送“月閃”前往月球軌道的火箭,已有多個內地航天機構表示對此感興趣。此外,港大還在深度論證利用月球背面開展甚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有望填補人類最後的一塊“缺失的宇宙電磁波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