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鐘聲:恪守“和平憲法”,日本才有立世之本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臺錯誤言論引發國內外強烈批評之際,日本又做出一系列危險舉動,包括自2023年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後首次出口殺傷性武器、自民黨啟動討論修訂“安保三文件”、將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等,進一步暴露日方背離戰後國際秩序的政治企圖。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上述舉動是對國際法義務的公然背棄,是對國際社會共同認定的戰後秩序的嚴重挑戰,將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威脅。

 

“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權威及勢力必須永久剷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建立。”80年前,《波茨坦公告》明確,必須毫不留情剷除日本軍國主義及其土壤,從政治上限制日本戰爭權,從思想上消除日本戰爭根源,才能建立和平、安全與正義的新秩序。

 

《聯合國憲章》、《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一系列國際文件,對日本作為戰敗國的義務作出明確規定。《聯合國憲章》規定的“集體自衛權”是為維護國際社會集體安全、防止法西斯勢力復活而創設的權利,日本被限制行使這一權利。《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完全解除武裝,不得維持能使其重新武裝的産業。宣告日本軍國主義徹底失敗的日本投降書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這些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明確了日本作為戰敗國應承擔的國際義務,構成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石,也是日本重返國際社會的政治前提和法律前提。

 

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日本憲法第九條,更是日本對和平發展道路作出的重要承諾。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表示對過去戰爭行為的深刻反省,承諾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日本憲法確立的“專守防衛”原則,是日本戰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重要保障。這是日本向本國人民、中國人民、世界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具有不可動搖的嚴肅性和約束力,不容絲毫模糊和倒退。

 

國無信無以立世。令人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勢力近年來頻頻挑戰這些基本原則。從鼓吹武力介入臺海,到討論放棄“無核三原則”,從試圖修改憲法第九條,到謀求“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一系列動向表明日本正在背離其戰後長期堅持的和平發展道路。這些行為不僅違背國際法,更與日本自身的憲法規定和政治承諾相抵觸。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正在試圖掙脫《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的束縛,軍國主義正在日本死灰複燃,日本戰後以和平主義存世的立身之本正在發生動搖。

 

國際社會對此已有明確反應。馬來西亞學者批評日本領導人對二戰歷史的錯誤認知;俄羅斯外交部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日本投降視頻,提醒日本應汲取歷史教訓,恪守日本憲法中仍然有效的和平主義條款;日本國內民眾和媒體也發出理性聲音。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集會表達抗議,“要求高市首相撤回錯誤言論”。日本《東京新聞》社論指出,任何短視的政權出於一己之念而試圖修改“無核三原則”,都是不可接受的。這些理性聲音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警示,也是為了捍衛國際法和國際秩序。

 

歷史警示我們,任何國家若不能正確對待歷史,就難以把握未來。歷史悲劇決不能重演。日本只有汲取歷史教訓,恪守國際法和本國“和平憲法”,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世界負責。國際社會有權利,也有責任共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確保戰後和平成果得到切實尊重。日方若一意孤行、一錯再錯,一切主張正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有權利對日本的歷史罪行進行再清算,都有責任堅決阻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複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