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狂飆》6月14日起國家話劇院劇場四場連演

2017-06-01 15:57: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欣

  5月31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戲劇學院與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聯合出品,田沁鑫編劇、導演的話劇《狂飆》,在國家話劇院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國國家話劇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景小勇、中國國家話劇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白雪峰、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製作人張蕾及主演金世佳出席,宣佈這部用“即時攝影”捕獲超越世俗的青春和熱烈的“半電影化”戲劇,展現中國話劇先驅田漢激蕩奮進的創作歷程和鮮為人知的情感經歷,將於6月14日至17日,參加第三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在北京國家話劇院劇場連演四場。

  田沁鑫導演因突發急性胰腺炎,近日于上海住院治療,目前狀況穩定、正在康復的她特意叮囑擔任發佈會主持的著名媒體人羅兵,請他代為向媒體朋友轉達無法到場的歉意,感謝媒體朋友對《狂飆》北京演出的支持。而為了保證北京演出效果,《狂飆》劇組即將奔赴烏鎮大劇院展開排練。

  16年前為中國劇壇留下濃重一筆

  講述“國歌”詞作者田漢鮮為人知一生的話劇《狂飆》,由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之一原中央實驗話劇院出品,于2001年的“五四”當日,在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首演,轟動一時。該劇以田漢四段悽婉愛情為主線,回顧了中國早期戲劇發展的歷程,把觀眾帶回熱血沸騰的年代。其時年輕的田沁鑫帶著辛柏青、袁泉、朱媛媛、小陶虹等一幫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演員,在中國劇壇留下濃重一筆。

  話劇《狂飆》的創排初衷,是田沁鑫有感中國缺少反映大藝術家的傳記類影視戲劇。取名“狂飆”,是因早期為中國話劇做出努力的先驅,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也受到西方狂飆突進時代的影響。田漢在戲劇創作生涯的早期和中期,曾自詡為狂飆突進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狂飆”,契合反映田漢和那一代的戲劇人。

  16年後上海演出一票難求加演兩場

  2017年適逢中國話劇110週年誕辰,在國家話劇院和上海戲劇學院院領導的共同推動下,田沁鑫帶著又一批年輕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畢業生金世佳和一眾在校生,以及由視覺總監蕭麗河、服裝指導陳顧方、多媒體設計張笑帆、舞美設計沈力、燈光設計譚華等組成的強大主創團隊,創作了一版在視覺審美上完全迥異的“青春版”《狂飆》。

  兩版《狂飆》都用《日本戲》《莎樂美》《一致》《關漢卿》《白蛇傳》等田漢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五部戲劇的片段,作為“戲中戲”串講他波瀾壯闊的才情與愛情,但“青春版”《狂飆》用工程化的科技手段“即時攝影”,對該劇做出翻天覆地的“視覺改造”。原版的舞臺幾乎是“空的空間”,可暗可亮的移動燈箱及屏風是主要道具,新版的舞臺主體,是六個可移動房間組建的兩層盒子,遮擋的紗幕可以“透視”人物關係,投射圖文、視頻等歷史文獻及實時影像,也會升起將空間讓位於田漢與幾位女性相處的時光,隨時等待攝影機步上前來,將細枝末節向台下同步坦誠。

  “青春版”《狂飆》不久前在上海實驗劇場演出時,原定場次只有四場,但因成為上海文藝界熱點話題一票難求,最終加演兩場,仍然無法滿足觀看需求。而該劇受到觀眾追捧的最大原因,是近幾年因英國知名女導演凱蒂·米歇爾的《朱莉小姐》而為國內戲劇人認知並頻頻使用,卻屢屢亂了陣腳的“即時攝影”,在新版《狂飆》裏以或舒緩或急遽的流暢拍攝與剪輯,真正做到與中國戲劇相得益彰的結合。臺上逶迤而行的八台攝影機對舞美空間的切割與重組、情節張力的補充與連綴、表演情緒的放大與遞進,恰到好處令人難忘。

  此外,“青春版”《狂飆》主演金世佳詮釋的田漢,也被滬上觀眾評價“可圈可點”。在田沁鑫眼裏,金世佳是一個非常熱愛表演、非常努力的好演員,覺得他有一種超然世外的精神,他像田漢一樣,只想自己的理想,表達出自己對於表演事業的熱忱。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